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

ID:9181208

大小:3.76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0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_第1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_第2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_第3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_第4页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贵阳市普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试卷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2.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将"选择题"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序号填在第5页选择题答题表的对应空格中,“综合题”直接答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图1反映的区域A.具有相同的面积和形状B.具有明确的边界C.有一定的政治地位D.既是上一级区

2、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图2是我国自然地理三大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2-4题。2.图中P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两侧自然条件差异最大的是A.地形B.水热C.耕地类型D.人口密度3.民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理环境的特点。"屋顶坡度大、墙体轻"的民居多分布在A.I区南部B.I区北部C.II区D.Ⅲ区4.制约Ⅲ地区种植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高二地理期末监测试卷第8页(共8页)调查人员在甲、乙两地进行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5-8题。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

3、能是A.滥采矿产B.过度开采地下水C.滥伐森林D.过度放牧6.甲地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7.在乙地区,绿洲面积在不断萎缩,除人为原因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B.沙尘暴频度减少C.过度樵采D.河流侵蚀严重8.在甲、乙两地,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有A.石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碱化D.气候变暖图4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完成9-11题。9.圈中以火电为主的地区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10.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A.弥补全国电力紧张的缺口B

4、.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改善西部能源消费结构D.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11.近年来,我国夏季都面临数万千瓦电力缺口,华东、华南地区用电最为紧张。造成华东、华南能源紧张的原因是该地区A.无常规能源B.开发利用不充分C.能源结构不合理D.能源消费量增加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止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图5是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据此完成12-14题。高二地理期末监测试卷第8页(共8页)12.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关键条件是A.改革开放的政策B.侨乡的优势C.发达国

5、家的产业调整D.良好的区位1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因5反映了该地区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②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③逆城市化现象凸显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目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不足。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的原因有A.失去侨乡的地位B.农业发展缓慢C.劳动力过剩D.长江三角洲的崛起图6所示曲线反映了某地植被与CO2浓度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15-16题。15.图示说明植被的作用有A.改变大气成分比例,改良气候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的

6、发生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16.图中植物与二氧化碳的关系是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CO2B.植被覆盖率越低,大气温度越低C.CO2浓度与植被覆盖率成负相关D.植被覆盖率小于15%时,C02浓度最小圈7是某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17.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梯级开发C.养殖D.防洪高二地理期末监测试卷第8页(共8页)18.该流域最适合布局A.市场导向型工业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C.技术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19.在梯级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有A.地下径流大量减少B.河流下游土壤肥

7、力增加C.河流下游生物多样性减少D.河流人海口三角洲面积增大图8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读图完成20-22题。20.图8中反映的产业部门最可能是A.汽车工业B.玩具制造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21.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④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我国中西部及东北正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其主要优势是A.内部交易成本高B.劳动力成本低C.资金、技术雄厚D.接近原料产地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在2009

8、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据此回答23-26题。23.东北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①耕地面积广阔②粮食单产高③土壤肥沃④劳动力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东北最适合种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