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

ID:9185257

大小:682.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0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_第1页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_第2页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_第3页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究细品颐和园之铜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

2、细品颐和园之铜牛  在昆明湖东面、廓如亭往北的堤岸上,有这样一只铜牛,也许你没有留意过它,其实,关于它的故事也多得很呢。  也许有小伙伴要发问了:这铜牛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历经百年却光泽依旧?  别急,咱们先从铜牛的建造开始说起。  相传,大禹治水时,派铁匠铸了一只铁牛沉入江底,自此,铁牛便成了“镇水神物”。从唐代开始,人们开始将铁牛摆置在河湖岸边。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皇帝依照古例,命人铸造了一只铜牛,置于昆明湖东岸。  也许您又要问了,为什么要铸铜牛,而不是沿用铁牛呢?   原来,我国古代视铜为金,铜牛即金牛。乾隆皇帝还亲自在金牛背

3、上题了《金牛铭》来表达铸铜牛的用意,其铭文曰:“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虽然经历了三个多世纪的雨打风吹,铜牛依然光亮如新,尤其是背部的篆书文字,没有一个笔画缺损残坏。  关于金牛,这里还有个故事: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八国联军手持刀枪破门而入,一队觊觎“金牛”的士兵来到金牛面前,他们本想将金牛搬走,但十几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抬起金牛,便索性想砍掉牛头带走。一个士兵扬起刺刀向金牛砍了下去,

4、只听咣当一声,金牛背上被砍出了一个口子,显露出了铜的质地。在场的士兵都傻了眼,悻悻离去。就这样,铜牛幸存了下来。  虽然躲过了入侵者的破坏,但铜牛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过“落魄”之时。下面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877年前后,此时的颐和园已经荒废了十余年,铜牛前半身的泥土里已经长出了荆棘。“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正是此凄凉景象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铜牛饱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眼前的昆明湖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默默守护在昆明湖畔。    在铜牛的北面,还有一块坐西朝东的昆仑石碑,碑身上刻有乾隆御笔行书七律诗两首,记述了昆明湖和西堤

5、的历史与变迁。  在小编心目中,铜牛虽不如佛香阁般雄伟威严,也不如十七孔桥般气势长虹,却让人有着一丝莫名的感动,每每路过时,都能引发无限的联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