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

ID:9190569

大小:31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1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_第4页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程度副词+名词”结构之名词研究【摘 要】“程度副词+名词”是一种流行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颇有争议的语言现象,许多学者已经从多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诸多成就。本文试图对能进入这一结构槽的名词进行整理归纳,并分类论述,着重从语义方面对这一结构的实现方式和限制条件做了考察和解释。“程度副词+名词”中的名词具的丰富的语义,各种类型的名词在一结构是有特定的语义指向,某些名词能够进入这一结构是由于在特定的语言发展历史中获得了特定的性状义或文化内涵;同时不同类型的名词进入这一结构的实现条件也各不相同。【关键词】程度副词+名词;语

2、义特征;分类一、“程度副词+名词”的研究综述(一)“程度副词+名词”现象的兴起、形成原因1.兴起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一般的语法书籍和高校文科教材明确提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它们不能互为直接成分,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但实际上,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一直就存在着,只是它最初出现的时候,数量较少,但出现频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初出现这种结构时,人们要么嘲笑它们,要么认为是不规范的用法。在书面语中这种结构已被广泛地运用,刚开始是在香港作家的作品中大量出现,试看以下几

3、例:这样答问题,太公式了吧!【香港】陈浩泉.选美前后.花城[J],1985(12),23慕天,这儿的清晨,烟雾弥漫,很诗情画意,你若能来跟我共进早餐的话,就是太好了,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话要说。【香港】梁凤仪.醉红尘[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46页到八九十年代大陆作家也采用了很多这种结构。例如:后来田野回来了,田野六岁,长得结结实实,笑容灿烂的,他很绅士地对着小雨说:你好,阿姨!他那神态和出入在交际场合的成年男人毫无二致,小雨十分喜欢田野。殷慧芬.吉庆里.小说月报[J].1998(12)简珍很唯物主义,就

4、不在功课上下苦功,一天到晚盘算着如何当老板。李肇正.小女子.中篇小说选刊[J].1997(1)小上海急了,他还是挺汉子的,属于那种宁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的人。正斥责这个女人的时候,郑一刀开门进来了……阿成.空中的老费.十月[J].1996(1)现在的媒体这种结构就更多了,我们每天接触的报纸、广播、电影中都有大量出现了这种结构。2.形成原因11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不是由于某个特定的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副名结构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这种说法得以流行和普遍认可的背后似乎有更深层

5、次的认知语用、文化认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第一,副名结构的兴起和流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语言同其他社会因素一样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出现新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必然现象。随着新事物的大量涌现,人们不断形成新的语言方式来表现富有时代气息的生活方式和个性化色彩。这样使“很中国”、“真农民”之类的说法有了一个广泛的社会基础。第二,“副名”结构的形成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具有特定文化素养的人及其对事物属性的特异感受是形成“很淑女”之类说法的文化背景。”邢福义.“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语言

6、研究,1997.“很淑女”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反语法”的非常规现象,其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语义模糊而丰富,语用者需要依靠已掌握的情景知识、背景知识进行推导去获得意义。而这种推导是建立在特定文化修养之上的,如果对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说“很林黛玉”,他就会感到慕名其妙,无法理解其涵义。第三,副名结构的出现是语言接触的结果。八十年代以来,香港台湾以及外民族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被人们所熟悉。港台小说在大陆的大量发行,使港台作家笔下的副名结构对大陆现代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第四,社会心理也是副名结构出现的又一因素。

7、首先,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一种明显的讲求经济效益的求简趋势,而“程度副词+名词”这种结构言简意赅,符合人们的求简心理,从而满足了语言使用的经济性原则。其次,副名结构在表达中所表现出的新颖独特、俏皮幽默也是人们乐于使用这种结构的心理动因。此外,市场经济下媒体的从众心理对于这种新颖结构的流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程度副词+名词”现象的历史回顾“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这是多年以来语法界所普遍认可的观点,但在实际的语言材料的言语交际中“副+名”的组合却时常可见。自60年代起学者们就陆续发表文章进行讨论,可谓

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莫衷一是。统观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的研究侧重于这种结构在语法上能否接受的问题,主要从语法功能角度做出解释,后来的学者开始注意到语义特征问题,另外,还有学者试图从语用修辞的角度做出解释。总体上从“程度副词+名词”的语义、语用和句法分析看来,学术界持以下三种观点:1、否定观2、肯定观3、不单纯肯定或否定,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