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

ID:9213979

大小:258.4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3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_第1页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_第2页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_第3页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_第4页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_以大气污染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陆虹(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上海200433)摘要:环境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也从客观上影响环境的改善。本文介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状况及特点,以大气污染为例,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的特性,发现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并用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来分析和验证这种关系,从数量上具体描绘出两者互为影响的关系。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空间状态模型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9952(2000)1020053207一、我国现今环境问题的特点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加

2、速转型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阶段,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的环境问题,也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首先,最为显著的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1条的规定,国家环保局从1990年起,每年6月5日前后发布上一年的环境情况公报。1995年和1996年连续两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都指出:总体上讲,我国“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1997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继续指出“: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从数量的角度看,我国环境也呈恶化趋势,从下表可以看出这种趋势。表1若干年份工

3、业“三废”排放、产生情况资料来源:曲格平,李金昌《:中国人口与环境》,第3639页《;中国环境年鉴》,1993、1995年。收稿日期:20000428作者简介:陆虹(1975-),女,安徽合肥人,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硕士生。·53·年份废水(亿吨)废气(亿立方米)固体废物(万吨)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230254260268249367365544116696969679829898542210546211363038369383694243560364561326188461704并且近几年来,我国耕地呈连续减少的趋势。尽管耕地的递减量呈减少趋势,但是总

4、的来说我国耕地的绝对数量在持续下降。同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92%,仅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4%。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的开发和破坏,原始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森林结构不合理。因此,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我国环境状况,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态破坏,都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次,环境问题越来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当今环境问题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越来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已成为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中国奉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国际上看,对于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一个开

5、放的国际社会中,它容易成为发达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1991年外商在中国投资设立的企业共11515家,属污染密集型的有3353家,占总数的29%。从国内来看,中国的污染问题从城市向农村蔓延,这反映出城乡居民关系的失调。其他如大江大河以及湖泊环境的破坏,在很大的程度上,也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使得大家难以采取一致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因此,所谓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真正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染在环境问题中的分量在加重。与此同时,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环境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并在局部有所缓解,但是农村环境问题失控,呈日益蔓延加重的趋势。由此

6、,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环境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交叉、重叠,解决的难度日益加大。二、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性自90年代初美国环境学家(GrossmanandKrueger,1992和ShafikandBandyopadhyay,1999)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念以来,环境经济学家讨论国家的环境政策时常引用与此有关的数据来支持自己所阐述的观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试图描述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它假定,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与污染水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恶化或加剧;当该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国民的经济收

7、入超过一个或一段值为标准)时,环境质量的恶化或污染水平的加剧开始保持平稳进而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继续增加而逐渐好转。即:在国民的经济收入(如人均GDP)达到转折点之前,经济收入每增加1%,某些污染物(如大气中的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增加幅度会超过1%;在转折点之后,某些污染物的下降幅度会超过收入的增长幅度(ShafikandBandy2opadhyay,1992)。形象地说,人均GDP与某些大气或水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