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ID:9218678

大小:1.43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2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_第1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_第2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_第3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_第4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空堡医堂鍪查;塑!生i旦!!旦箜!!鲞筮!!翅堕!!!丛鲴』g!i塑:丛型!!:!!塑:!!!.!!:堕!.!!(5)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6)感染所致。(7)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8)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下列血糖状态应做oGTT大多数筛查性计划均把空腹葡萄糖或随机血糖作为第一步检查。然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若使用目前的诊断标准,有相当数量的人可能仅有空腹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异常。若这部分人群不行0G1『r检查,则可能会被误认为正常。所以建议只要是已达到糖调节受损的人群,均应行

2、0GrITI’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需要强调的是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0GrITr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单依据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l型糖尿病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有时在2型糖尿病也会出现。患者起始的分类有时的确很困难。年轻糖尿病患者的分类尤为困难,因为1型、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青年人群中发病率相近。LADA开始起病时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在数月或数年之内将会很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性。尽管在欧洲2型糖

3、尿病的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然而在太平洋岛屿的居民和其他一些高发族群,如南亚和东南亚人,20~30岁年龄组发病的人数逐渐增加,而且目前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于青少年前期儿童(表3)。表31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中度至晕度的临床症状·体型消瘦·空腹或餐后的JI『L清c肽浓度低·起病迅速·明显体重减轻·酮尿或酮症酸中毒·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抗原(IA一2)抗体因此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陛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包括A

4、SDIAB(AsiaDiabetesStudyGroup)在内的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血清c肽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6J。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近来在儿童和青少年、尤其在高发族群中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尽管1型糖尿病儿童多见,但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正在不断增加。7引。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肥胖,有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极少数为急性起病,表现为多饮、多尿、酮症而需要暂时性胰岛素治疗,ADA和美

5、国儿科学会在联合声明中已加以论述,在临床上应作鉴别(表4)。1⋯。表4青少年l型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要点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异常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旧川。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和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d一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双胍类药物主要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d一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2‘。

6、51。由于不同种类口服降糖药作用的环节不同,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联合治疗。饮食和运动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往往很难使血糖控制长期达标,应及时采用药万方数据虫堡医堂苤查!!!!笙i旦!!旦箜!!鲞筮!!塑盟!!!坠型』£!i塑:丛!Y!!:!!!!:y!!:!!,盟!:!!物治疗。双胍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双胍类药物主要是盐酸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二甲双胍作为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有些指南还推荐为非肥

7、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可以使HbAlc下降1%一2%,UKPDS亚组试验显示可以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1⋯。此外,双胍类药物还可以防止或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的进展Ⅲo。单独使用二甲双胍类药物不导致低血糖,并有使体重下降的趋势,但常常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酸中毒。因此,双胍类药物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3“moL/L(1.5mg/d1),女性>124斗moL

8、/L(1.4m∥d1)或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在作造影检查使用碘化造影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是刺激胰岛0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临床试验显示,磺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