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

ID:9223882

大小:297.7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3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_第1页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_第2页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_第3页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_第4页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14,Vol.22,No.9,1513–1520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DOI:10.3724/SP.J.1042.2014.01513*补偿性消费行为:概念、类型与心理机制郑晓莹彭泗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摘要补偿性消费行为是指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而发生的消费行为,是一种替代的心理需求满足工具。补偿性机制作为看待行为的重要视角,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不理性或不合常理的消费现象。自尊威胁、控制感缺失和归属感缺失是导致补偿性消费的3种动机来源。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对补偿性消

2、费行为进行深入探讨:1)根据补偿机制的不同,对补偿性消费的表现形式和类型进行细分;2)评估消费行为的心理补偿效果;3)探讨除消费外其他替代性的心理补偿方式,以及消费补偿与其他补偿方式之间的关系;4)挖掘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补偿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与产生机制。关键词补偿;补偿性消费;自我概念;自我威胁分类号B849:C93“量入为出”似乎是一个理性消费者在进行从财富展示的角度(wealthsignalingtheory),认购买决策时应当遵从的消费准则,然而,现实生为人们试图通过他人可见的炫耀性消费来显示活中,“攀比消费”、“未富先奢”的现象比比皆是。收入这

3、种不可见的个人信息。然而,这一解释无事实上,经济学家在实际消费数据中发现,人们法回答一个更深入的问题:穷人和富人都希望展的消费行为很多时候确实是违反“量入为出”的理示自身财富,为什么穷人的财富展示动机如此性原则的,而且,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强烈,以致不惜实际代价购买那些没有太多实(如穷人,有色种族)往往花费更多金钱在奢侈品际价值的炫耀性产品?心理学家(如,Rucker,和炫耀性产品上(如珠宝、服饰、汽车等)(Banerjee2009;Sivanathan&Pettit,2010)从补偿性动机视&Duflo,2007;Moav&Neeman,201

4、0)。例如,角,试图从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来解释这一“非Charles,Hurst和Roussanov(2009)对美国劳工部理性”的消费决策,其核心思想是:一些消费行公布的1986-2002年间的美国国内消费数据进行为的产生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客观消费需求引发,分析,发现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在汽车、服饰、而是为了弥补某种心理缺失或自我威胁,这种珠宝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可见物品上的花费大约比消费行为称为补偿性消费行为。近10多年来,相同收入水平的白人高出30%。Kaus(2013)在南该领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也非的家庭消费数据中发现类似的结果。在中

5、国,积累了很多实证证据。补偿性动机视角对于理解收入不高却一身名牌的年轻白领们屡见不鲜。他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尤其对于理解当前中国们拿着与自身消费水平极不匹配的工资,却依然社会所呈现的种种病态甚至畸形的消费行为模执着地追求拥有奢侈品的“梦想”。式(如炫富行为、暴发户式消费等)大有裨益。然经济学家(如,Charlesetal.,2009;Kaus,2013)而,国内有关消费的补偿性心理的研究多还停留在现象描述与议论阶段,而鲜有系统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事实上,这一领域有许多非常收稿日期:2013-12-10有趣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国家自

6、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025)、光华管理学院院旨在通过梳理补偿性消费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脉长科研基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才斋奖学金(CZ201209)资助。络,识别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国内学者进通讯作者:郑晓莹,E-mail:zhengxiaoyingpku@gmail.com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5131514心理科学进展第22卷1补偿性消费的概念内涵:消费作为替对Gronmo(1988)提出的补偿性消费定义进行了代的补偿工具进一步细化。他们指出,“补偿”是指个体有意或无意地通过消费来弥补身份威胁或者达到一种理想“补偿”(compensation)一

7、词常被用在许多不的心理状态,而“消费”既包含生理层面的商品消同领域,如生理学、经济学、工程学、教育学等。费(如穿衣服、吃饭),也包括个体的产品偏好(如在心理学里,“补偿”是指个体为了弥补自身在某渴望某一特定的品牌,或喜欢某种特定的商品)。一方面的心理劣势感,而努力在其他领域获得成早期关于补偿性消费的研究多指购物疗法功的过程,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Adler,1917)。早(retailtherapy,Atalay,&Meloy,2011),关注的是期关于“补偿”的研究多集中在成就动机领域,而消费的情绪修复作用。例如,Woodruffe(1997)通未涉及

8、消费行为。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将补偿过访谈发现,女性在生活中体验到负向情绪时,理论延伸到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