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ID:9229963

大小:383.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4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_第1页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_第2页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_第3页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_第4页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研究院报告09/07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朱小川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对我国的启示朱小川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研究员2009年11月【内容摘要】金融危机使得宏观审慎监管再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心。本文从分析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和特点出发,介绍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发展状况,指出在我国进行宏观审慎监管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发展启示Abstract: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hascometothefrontlineagaininthewakeoftheglobalfinancialcrisis.Thisarticlestar

2、tsfromanintroductionoftheoriginandcharactersof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furthersonthe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ndconcludeswithsomerevelationstoenhanceChina’s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system.KeyWords:MacroprudentialSupervision,InternationalDevelopment,Revelations作者E-Mail:zmatt@ceibs.edu;zhu.xiaochuan

3、@gmail.com1目录一、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和特点........................................3二、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发展..........................................4三、加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一些启示..................................52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大小取决于其组成部分(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个体风险程度,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个体风险的简单递加。个体的风险从微观角度而言可能并无不妥,但若综合起来,却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历次金融危机都证明,金融体系的整

4、体风险不容易察觉和防范,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监管难度很大。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更是说明,无论金融市场如何发达,都不能放松对宏观审慎监管。金融自由化程度越高,1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越大,发生金融危机的机率越高。一、宏观审慎监管的起源和特点宏观审慎监管始于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几次金融危机使得立法和金融监管机关逐渐意识到传统微观监管的局限性,对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准备不足,因此必须引入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和措施。金融监管的目标除了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以及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不受损害外,还必须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广义的宏观审慎监管可以被认为等同于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狭义的宏观审慎监管则主要

5、关注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金融体系不稳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具有系统影响力的内容(不包括具有传染性的偶发事2件);内生性风险;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区别主要显现在不同的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不同监管措施上。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防止经济增长(如GDP)受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控制个体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在监管内容上,宏观审慎监管侧重在对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的监管上,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而微观审慎监管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的个体行为和风险偏好的监管。从具体监管对

6、象上看,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如银行和金融集团)的行为,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而微观审慎监管则更关注于具体金融机构的合规与风险暴露情况,避免使投资者和储户等个体遭受不应有的损失等事件。良好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可以相互促进,增强彼此的监管效果。比如,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措施会关注该银行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相关放贷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则会关注银行业整体的信贷规模及其与有关资产价格的关系,并据以判断银行体系是否正在积累信用风险。由于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不完全一致,宏观与微观审慎监管手段也会大相庭径,比如宏观审慎监管会因为强调整体的

7、稳定性而忽略对个体利益的保护,而微观审慎监管则相反,首先关注的是个体风险控制。1见沈悦、阂亮、徐有俊:《基于金融自由化的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2Borio,C.(2005):Discussionofsessionon“MacroprudentialRegulation”,PreparedfortheJointConferenceoftheInter-Ameri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