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

ID:9233165

大小:195.1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4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_第1页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_第2页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_第3页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_第4页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科学进展2011,Vol.19,No.8,1138–1146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DOI:10.3724/SP.J.1042.2011.01138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121孙月陈巍丁峻1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杭州310018)(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南京210097)摘要人类日常动作有两种类型,一是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动作模式,即感觉运动(sensorimotor)模式;二是以人们头脑中的观念意图为基础,由观念引导,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的目

2、标而执行特定的动作,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动作模式,即观念运动(ideomotor)模式。观念运动理论(ideomotortheory)所解释的就是以基于意图的动作。该理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一般动作执行与动作模仿领域内的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初步证实了观念运动的理论构想与主要机制:共同编码机制与镜像神经机制。观念运动理论在贯通感知觉与动作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由此还产生了共享环路模型(sharedcircuitsmodel,SCM)等新近观点。此外,观念运动理论还强调了目标和预期的重要地位。未来还需加强对动作

3、与意图之间的通路,以及动作的本体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关键词观念运动;感觉运动;动作模仿;共同编码;镜像神经元分类号B8421引言作模仿领域内的证据及其行为与神经机制进行论对人类日常动作的理解与分析主要有两种解述,并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总结指出以后的研释:一是为了适应环境需求而对外界刺激做出的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反应,研究者称之为基于刺激的动作(stimulus-供方向性思路。basedaction)或感觉运动动作(sensorimotoraction),2观念运动理论的内涵与背景

4、其执行基于先前刺激,也可以称为反应(reaction)(Herwig,Prinz,&Waszak,2007);二是以个体的2.1观念运动理论的内涵意图或目标为基础来操纵环境,研究者称之为基观念运动理论认为,人们根据行为的感知觉于意图的动作(intention-basedaction),又称随意后果来选择动作(James,1890)。这种选择分为两个动作、自发反应或是由目标驱动的动作,即观念步骤(Elsner&Hommel,2001):首先,习得动作和运动动作(ideomotoraction)。随后的感

5、官效应之间的相互关联(动作-效果连接)观念运动理论(ideomotortheory)(Hommel,(action-effectbindings),然后,反向的运用这一关2009)所解释的就是以基于意图的动作,该理论认联,通过对动作的预期效果来自动地选择相应动为对动作的执行会在动作的编码和感觉效果之间作。这包含两个要点:第一,所有的动作都会与形成双向联系。一旦形成双向联系,个体就可以其伴随而来的感觉效果产生联系。这些效果包含通过预期或有意激活某一动作的感觉后效来选择来自于四肢等本体化感觉(propri

6、oception),也包动作(Greenwald,1970;Prinz,1997;Elsner&含这些动作在环境中产生的变化等相对远程的效Hommel,2001;Herwigetal.,2007;Hoffmannetal.,果。第二,对效果的预期可以激活相应的动作2007;Kühn,Keizer,Rombouts,&Hommel,2010)。(Hoffmannetal.,2007),可以是可感知觉到的动本文主要围绕观念运动理论在一般动作执行和动作的身体效果,也可以是这些动作产生的其他效果(Massen

7、&Prinz,2009)。所以,从观念运动理论收稿日期:2010-10-18的观点来看,双向的行为-效果学习,是获得行为通讯作者:陈巍,E-mail:anti-monist@163.com能力的基本方法。很多研究都支持了观念运动理1138第8期孙月等:观念运动理论:内涵与证据1139论的正确性(Elsner&Hommel,2001;Hommel,验,那么在效果序列中这些连贯的元素之间就会Alonso&Fuentes,2003;Waszak&Herwig,2007)。形成联系,这种联系使得一种效果的呈现

8、会触发2.2观念运动理论的背景对即将产生的下一个效果的预期,也可以反过来观念运动动作这一术语最初出现在文献研究触发引起这些效果的反应。这种预期反应效果序中时所运用到的动作或多或少都是无意识自动化列可以对独立于反应信号的反应执行施以影响和的。例如,肢体动作或说话发音。“观念运动”作为控制(Stöcker&Hoffmann,2004)。近些年来,其潜一个概念最早是由Carpenter(1874)提出的,他认在的逻辑已经被延伸并运用到诸如模仿、行为计为,观念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