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

ID:9235140

大小:710.3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4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_第1页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_第2页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_第3页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_第4页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感 —— 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感——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官思渡通感——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普通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官思渡)一.音乐欣赏与音乐鉴赏常人都具备欣赏和把玩玉石的能力。因为与普通的砖头石块相比较,玉石更富有光泽和质感,更加悦目养眼;但玉石的鉴赏,却需要对玉石的品质和特征有更多的知晓。是山料还是籽料,产地是俄罗斯还是新疆等等,这都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支撑。与此相同,音乐欣赏和鉴赏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无论是有意聆听还是无意旁听,只要随乐而心动即可;而音乐鉴赏,则需要鉴赏者更多的关注音乐本体,关注音乐作用于人心里感

2、受的真实缘由,同样也需要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由于音乐鉴赏有利于拓宽聆听者的审美视野、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加鉴赏者的音乐文化积淀,从而形成社会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所以,培养音乐鉴赏者也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认为,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所培养的音乐鉴赏者需要以下列要求作为培养目标。1.爱好音乐,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2.有一定数量、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音乐作品听赏积累;3.知道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4.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5.了解并掌握部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相关背景知识;6.能够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

3、鉴赏音乐的感受;7.在音乐鉴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公民思想品德教育;8.„„二.音乐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在音乐世界中,作曲家们进行各种体裁和题材的音乐作品创作,演唱演奏者们则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声音的高低、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音色明亮灰暗交替等手段进行演唱或演奏的二度次创作,从而为音乐欣赏者提供了洗涤心灵、丰富情感、寻找共鸣、展开联想的巨大空间。但在音乐欣赏中也一直存在着“音乐能够表达什么”和“音乐不能够表达什么”的争论,这一问题也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力图用音乐能够表达什么去影响学生,用文学的语言去解

4、释音乐;有的则在课堂教学中强调音乐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这些教学行为常常导致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出现了用固定的文字或画面去理解音乐;或感觉音乐、特别是类似“严肃音乐”或“高雅音乐”高不可攀,难以接受和理解,这样的学习结果妨碍了学生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也给他们的后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教师对音乐作用于人心理感受的认识往往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与评价的安排,最终会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参与音乐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感受音乐的认知过程以及正常审美观念的形成。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曾说过:“人们时常埋怨音乐是这样的模糊,听音

5、乐时,简直不知1/9通感——音乐欣赏到鉴赏的桥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官思渡如何去想才好。但每个人对文学总是能够理解的。不过,对我来说,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达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不是因为音乐不够具体,而是因为它太具体了。因此,我发现:每当我试图用文字或语言来说明一段音乐时,好像是说过了,但又好像说的都不令人满意。”美国作曲家科普兰也曾说过:“音乐有意义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一些文字来说明它的意义吗?——对于这一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难题就在这里。”而普通学校音乐教育需要解决的正是此“难题”。听过

6、上世纪50年代无锡民间艺人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钢丝录音带)和今天人们演奏的“二泉映月”,我们就能够明显感受到两个版本的“二泉映月”带给人心灵上的冲击是大相径庭的。一个就如我们现在在地铁口或路边常常能够听到的、有一定音乐涵养的流浪艺人的演奏;而另一种则能够给欣赏者带来更多的美的感受、心灵的冲击以及丰富的联想。是50年代阿炳的“二泉映月”缺少内容?没有故事?还是现代的“二泉映月”有了新的内容和故事?应该说都不是。多年的音乐教育教学经历使我们得知:普通人的音乐欣赏有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可能同时出现,但不一定每次都以三个层面展现出来。1.感性的

7、欣赏,这也是一种感官上的欣赏。其结果为“好听”或“不好听”,再延伸一点,产生了感到兴奋、激动、压抑、沉思、痛苦等共鸣;2.产生联想,这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欣赏者可能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画面、文字的联想;3.理性的欣赏,从音乐的本质上去寻找令人兴奋、激动、沉思或痛苦的缘由。这是一个较为理性、经过思维的分析过程,欣赏者会从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去进行推理、分析、对比等活动。我们可以称前两个层面为音乐欣赏,而后一个层面,则开始进入了音乐鉴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实情加以引导。针对普

8、通学生,在感性欣赏时所产生的兴奋、激动、沉思、痛苦等音乐感受或共鸣,根据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观察,教师和学生的感受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这也是我们与生俱来音乐感知能力。在产生联想时,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