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

ID:9235404

大小:220.1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4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_第1页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_第2页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_第3页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_第4页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sd 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部标准SD278—88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8-08-09批准1988-12-01实施本标准适用于静态过激磁继电器(以下简称为产品)。该继电器用于电力系统在操作过程中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压器过激磁保护。本标准规定的继电器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作为研制、生产和使用的依据。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凡本标准未作规定者,均应符合部标准SD189—87《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和其他有关专用标准的规定。本标准参照了IEC—TC41、255出版物《电气继电器》有关国际标准。1环境基准条件作为确定产品

2、的基本性能及准确度的基准条件或仲裁试验的基准条件。1.1环境温度:20±2℃。1.2相对湿度:45%~75%。1.3大气压力:86~106kPa。2正常工作条件2.1环境温度2.1.1额定环境温度:-5~+40℃(保证产品精度)。2.1.2极限环境温度:-10~+50℃。2.2相对湿度40%~90%。2.3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3主要技术要求3.1额定值3.1.1额定电压:交源额定电压:100/3、100V。直流额定电压:±12(15)、24(18)V。3.1.2额定频率:50Hz。3.2过载能力交流电压回路在1.5倍额定电压下可连续运行。3.3功率消耗交流电压回路

3、每相功率消耗小于2VA。3.4特性量和整定值3.4.1特性量,过励磁倍数N。继电器反应变压器电压U、频率f单独变化及电压、频率同时变化引起的过励磁。过励磁倍数为级差:不大于0.05。b.动作时间:100~5000ms;级差:不大于前一个刻度值(级差不等)。3.4.3.4下限定时限部分:a.整定值(N):1.00~1.30;级差:不大于0.05。b.动作时间:240s(配合1~240s反时限);600s(配合1~600s反时限)。3.4.4使用范围:电压范围:17~85V。30~150V。频率范围:25~75Hz。3.4.5返回系数:返回系数不小于0.95。3.4.6定时

4、限动作时间及返回时间:动作时间:不大于30ms;返回时间:不大于30ms。3.4.7反时限产品的起动时间和返回时间:反时限起动时间:上限定时限起动时间、下限定时限起动时间:不大于50ms;返回时间:不大于50ms。3.4.8刻度误差:动作时间不大于30s时在5%以下;动作时间大于30s时不大于10%。3.4.9变差。动作值的温度变差:动作时间不大于30s时在3%以下;动作时间为30~240s时不大于5%;动作时间大于240s时不大于10%。3.4.10输出触点数量:不少于两对常开触点(或根据用户的需要)。4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4.1试验的环境条件继电器的基本性能、刻度误差

5、等的试验,在正常的大气条件和基准条件下进行。4.2动作定值和准确度的试验4.2.1试验项目:4.2.1.1定时限产品:试验产品的动作定值和准确度。4.2.1.2反时限产品:a.试验反时限起动定值和准确度。b.试验上限定时限的动作值和准确度。c.试验下限定时限的动作值和准确度。4.2.2试验方法:a.固定电压,改变电源频率测量动作值,校核刻度误差。继电器的高、低温试验均应按国家标准GB2423·1—81、GB2423·2—8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和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的规定。4.7.1高温试验:a.温度等级:+40、+50、+55、+6

6、0℃。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均为±2℃。b.持续时间:在试验品温度达到稳定后,尚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高温条件试验时,其持续时间应从2h和16h两者中选取。检查高温时继电器是否能正常起动或正常工作这种适应性试验时,试验的持续时间只选2h;作高温耐久或可靠性试验时,选16h。4.7.2低温试验:a.温度等级:-25、-15、-10、-5、0℃。温度允许偏差范围均为±3℃。b.同本标准2.7.1b。4.8其他试验其他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均应符合GB7861—87《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和SD189—87《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中的有关规定。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能源部继电保护标准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能源部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能源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佩芳、陈建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