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

ID:9239913

大小:36.2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24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_第1页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_第2页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_第3页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_第4页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县新农村建设目标战略的构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议》响亮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用20个字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的重点和亮点,体现了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事业,也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农村面貌将迎来新的重大变化。我县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十一五”是全面建设生态水电大县的关键时期,实施潘口水电站等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巩固和加强农业

2、基础地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因地制宜的制定战略对策和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一、战略体系(一)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子、少取、放活”方针,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

3、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我县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1、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2、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4、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4、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5、。5、以工补农,资金支持。从“十一五”开始,要逐步建立起工业向农业渗透,农业向工业延伸的长效机制,形成工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新农村建设规划起点高,要求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住宅设计户型适宜、结构合理、立面完美。而要做到这一切,除了要求村级经济实力雄厚,农民富裕作为实施基础外,政府要通过政策的推动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财政应安排适当补助资金,以帮助、吸引农民进新农村建房,保障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开。(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广,主要任务为: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规划建设新村镇、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农村新风貌。实现农村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

6、农田标准化、农民知识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村镇、培育中心村镇、减少贫困及自然村。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系鉴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内容,为了准确反映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我们将竹山县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确定为六大类,二十个指标。二、战略重点十一五”时期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把握国家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中部崛起三大战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襄天高速公路两大重点

7、工程建设,堵河潘口、龙背湾、小漩三大电站开发的新机遇,以6.62万人库区移民和生态移民建设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创新“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突出战略重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贯彻“重中之重”战略思想,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为根本,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方向,以调整结构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