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

ID:9240200

大小:263.0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8-04-2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第1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第2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第3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第4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二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第91页共91页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以下属性: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求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求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

2、段的稀缺性。二、效用最大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掉非货币收益方面。第91页共91页三、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师徒超越或排斥价

3、值判断。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1)确定要研究的对象(2)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4)验证(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91页共91页1、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2、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

4、务(主要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劳动力总人口劳参率=——————X100%总人口某年龄(性别)劳动力年龄别(性别)劳动率=————————————X100%该年龄(性别)人口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5、。第91页共91页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给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有:△S△WEs=———/———SW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1、供给无弹性,即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3、单位供给弹性,即E

6、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研究劳参率的长期变动,则可以看到如下比较重要的变动趋势:首先,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其次,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与此相应的工资率普遍提高第91页共91页制度劳动时间缩短,灵活工时制度普遍推行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④科学

7、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最后,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率

8、下降、失业率上升时期,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二、劳动力需求三、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佣愿意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