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

ID:9246961

大小:43.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25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_第1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_第2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_第3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_第4页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招标与评标1.背景情况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建筑方案的选择受到如此多人的关注——酝酿了40余年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经过两年的国际设计竞赛,终于以法国机场公司(ADp)建筑师保罗·安德鲁①(①保罗·安德鲁今年62岁,1968年获得巴黎国立美术学院颁发的国家建筑师文凭,多年来,他一直担任巴黎机场公司的总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曾获得多项建筑大奖,他本人还是法国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建筑科学院的院士,法国戴高乐一号、二号机场都是他主持设计的。他还设计了雅加达机场、开罗机场、达累斯萨达姆机场、文莱机场、大阪关西机场及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新体育馆。人们认为有些奇怪的是,国家大剧院在轰轰烈烈的国际竞标

2、后,中选方案的曝光竟是首先在国外媒体发表,由中国报刊转载而来。)设计、清华大学协作的方案尘埃落定。可是围绕这一方案,争议骤起:从建筑界到新闻媒体,从学术讨论到社会议论直至院士上书,像核弹的裂变,一个建筑问题最终提升为社会问题。国家大剧院工程的上马经历了40余年的曲折历程。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被提上日程,1958年,中央批准国家大剧院立项,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抓,并由清华大学完成了建筑设计方案,选址在人民大会堂的西侧。由于国家财力和政治运动的影响,便搁下了。改革开放后,文化部曾重提兴建国家大剧院之事,但却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建与不建或建在哪里。这之后的几年,文艺界倡议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呼声很高,

3、每年的“两会”上,都有文艺界的代表和委员提交议案、提案、建议等,要求兴建国家大剧院。1990年,文化部再次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并成立了筹建办公室。1996年10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议中写到“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被正式明确下来,1997年将大剧院建设地点确定在人民大会堂西侧。1998年1月8日,中央决定成立“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业主委员会的人员由北京市、文化部、建设部三方人士组建而成,代

4、表国家行使业主权利,承担业主责任。建筑设计方案采取邀请方式为主进行国际招标。国家大剧院投资估算25.5亿元,外汇额度1亿美元,其来源将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这样,跨越近40年的国家大剧院工程的建设终于拨开云雾,正式开始。国家大剧院工程建设②(②国家大剧院的实施单位是:方案设计为法国机场公司(ADP)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清华大学协作,施工图的国内设计单位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香港建设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联合体,工程监理单位为北京双圆工程监理公司。)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建成,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设计方案和进行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招标,约一年时间;第二

5、个阶段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约一年半时间;第三个阶段进行装修、设备安装及调试、室外工程,约一年半时间。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所引起的最大范围、最大影响的争议恐怕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建与不建或建在哪里,而是对于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业主委员会确定的由保罗·安德鲁设计的方案是一座建成后将宛如“一滴晶莹的水珠”的建筑。然而在北京的中轴线上突然增加这样一个仿佛来自外太空的现代建筑,让许多人难以接受,许多人称其为“大蛋壳”,甚至是“水煮蛋”。面对争议,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人士说,这个方案的确定不是不顾反对意见而草率决定,而是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认真的筛选、论证程序。1998年4月,工程业主委员会对设计方案的招标

6、采取国际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是当时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建筑设计方案招标。参赛的有来自10个国家的40多个设计单位,提交了69个设计方案。方案经过了两轮竞赛、三次修改,并展出以供社会公众参观评选。在随后的方案深化设计过程中,又广泛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社会公众调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先后组织了对国家大剧院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专家评估。国内建筑行业专家、剧场技术专家和表演艺术家等专业人士频繁召开座谈会进行论证,并分别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中代表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人士召开正式会议以广泛征集意见。在正式召开的专家会议上,与会人

7、士大多数明确表示支持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至此,在较大的专家和群众支持的基础上,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被最终采纳。自1998年4月13日正式发标,至1999年7月22日方案确定,整个过程历时1年4个月,其历时之长、征求人数之多、反复比较数量之大,堪称国内之最。即便如此,除了对建筑本身的争论之外,也有人对方案的产生程序提出质疑: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为一场匪夷所思的竞赛,安得鲁的方案是在一种完全不透明的情况下选出的,早已谈不上什么投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