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

ID:9253048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5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_第1页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_第2页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_第3页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_第4页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垫层换填施工方案》基础换填垫层设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即墨市南关等14个村(居)城中村改造项目”工程位于青岛即墨市蓝鳌路以南、墨水河以北、大同街以东、东关街以西。B1-1区地块中11#、12#、14#、15#共有4个楼座需进行换填处理,地基处理后要求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kpa。1.2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区地形整体东高西低,勘探孔口标高18.90米~23.00米。地貌类型:侵蚀堆积缓坡,后经人工回填改造。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区第四系厚度中等,以全新统人工填土层和陆相洪冲积层为主,地层结构简单,层序清晰;场区基岩为白垩系莱阳群泥岩,呈岩

2、基产出。各土层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杂~褐色,稍湿,松散~稍密;以回填粘性土、砂土为主,上部混有较多碎石、碎砖、瓦片等建筑垃圾,粒径约2~6cm,局部见生活垃圾。第(7)层、粉质粘土:黄褐色~褐色,可塑,具中等压缩性;韧性一般,干强度中等,含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切面较光滑,结构性一般,局部夹大量姜石,粒径约2~5cm,含少量粗砂。第(7-1)层、细砂,黄褐色,饱和,稍密;以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磨圆一般,分选一般,砂质较纯净.-8-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垫层换填施工方案》第(9)层、圆砾,黄褐色,饱和,密实;以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磨圆较好,分选较差,含

3、少量粘性土,含约10%~20%卵石,粒径约3~5cm。第(16)层、泥岩强风化带:红褐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以长石、石英及粘土矿物为主要成分,风化程度较高,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细状,夹角砾状颗粒,手搓易碎。一、编制依据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及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即墨市南关等14个村(居)城中村改造项目B-1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二、施工准备3.1材料及主要机具:3.1.1回填材

4、料:按图纸要求应采用蚀变程度较轻的花岗岩风化碎屑,拌合5%水泥,不能惨杂植物残体、生活垃圾等杂质,不得使用淤泥、耕土以及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体。但考虑到现场无法拌合,采用成品水泥稳定砂进行换填。性质不同的填料,应采取水平分层、分层填筑,并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一填料,不得混合填筑。3.1.2主要机具:挖掘机(日立400)、铲车、自卸车、手推车、平头铁锹、水准仪、压实机械为30t的振动压路机等。-8-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垫层换填施工方案》3.2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开挖线路以及土方运输线路。B1-1区土方开挖分2条流水同时施工,分别为:16#→12#→1

5、5#;11#→14#→15#。现场土方外运道路布置如下:分别在东北角和西南角设出入口,形成环形道路,并且用钢板(单张尺寸:3200mm×2200mm×4mm,共150块)的满铺坑内道路,保证土方车辆运输正常。一、施工方案4.1人工地基处理方法-8-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垫层换填施工方案》根据已勘察完区域的地层情况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各主楼基地标高,对基底以下土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部分主楼采用换填法处理,将基础底面以下残留的第(7)层粉质粘土、第(5)层中粗砂及第(7)-1层细沙挖除,以成品的“水泥稳定砂”分层回填压实,施作人工垫层地基。换填垫层的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筏板基础

6、外缘的宽度不小于1.5m。B1-1区需换填楼座基底对应土层及换填厚度建议如下:楼号层数筏板基础垫层底标高(m)换填厚度(m)垫层底最低标高(m)设计要求(kpa)B-1522F14.700~1.713.0350B-1422F14.700~0.414.3350B-1222F14.700.5~1.113.6350B-1122F14.701.2~2.112.6350表中所作换填厚度的建议是基于场区已完成的钻孔资料,不排除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可能,在土方开挖换填过程中,由相关单位验槽,现场确定最终的垫层厚度。4.2施工工艺流程现以B11#-8-即墨古城安置区改造工程《垫层换填施工方案》楼作为试验区进行现

7、场试验,垫层试验区施工完成后,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采用载荷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垫层承载力。其他楼座施工工艺与11#相同,施工流程如下:4.2.1现场定位放线开挖基坑前应根据现场控制点,定出单体轴线控制点,作为轴线控制和放样的依据。用经纬仪测出各控制线及轴线,用钢卷尺丈量垫层和基础的位置以及开挖的宽度和长度,为了便于轴线和各个边长度的复核,在基坑四周定木桩控制轴线位置,书面报请监理复核,认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