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

ID:9255841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5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_第1页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_第2页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_第3页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_第4页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语文版必修一《项脊轩志》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归有光,识记文言基本知识点。2、  学习本文写作方法: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不事雕琢、清新淡雅、不着任何色彩的白描手法撷取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描绘人物。3、  了解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4、  感悟作者的怀旧伤感情绪。教学过程:【导入语】师:上课前,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谜面是个成语:衣锦还乡,谜底为一个明代作家。生:归有光。师:呵呵,很好。说起古代的读书人形象,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中国文人多雅趣,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才艺方面,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饮食起居上,尤其关注居住环境

2、,居所不但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更成了文人的精神家园。因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瞻,望见。衡,衡门,隐者所居横木为门的简陋居室。衡宇,此处指旧宅,后世诗文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载欣载奔,且欣且奔。载,助词,乃、且的意思﹚;刘禹锡《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其何陋之有?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把小屋看作“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大哲学家海德格尔更是以哲人的身份告诫我们“人诗意地栖息着”。他们或恬淡孤高,或陶醉自然,都是诗意地栖居着。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专门为书斋作记,作者又是何种情怀呢?让我们随着归有光的笔走进他的项脊轩。【作者介

3、绍】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但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土,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

4、般的意境﹙与朱自清抒情散文有些相同﹚。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被誉为“明文第一”, 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王慎中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题目讲解】项脊轩:轩,小屋。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居于太仓﹙今江苏)项脊泾,故以此为书斋名。从“项脊”两字来看,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同时“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志”,为文体的一种,性质与“记”有相似之处,但两者还有着明显的区别。

5、“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等。《项脊轩志》名为记“物”,内容则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分析课文】师:“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这是写项脊轩的来历。“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说明了项脊轩的什么?生:狭小。师:对,这是写项脊轩的狭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说明了项脊轩怎么样?生:破漏师:这是写项脊轩的破漏。“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这又是写项脊轩的什么?生:昏暗。师:对,项脊轩又狭小又

6、破漏又阴暗。“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是说作者维修了项脊轩。那么,修葺后的项脊轩又是怎样的呢?“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说明了修葺后的项脊轩怎样?生:明亮。师:对,接下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写出了修葺后的项脊轩怎么样呢?生:安静幽雅。师:对,修葺后的项脊轩又明亮又安静幽雅。所以,从文章开头到“珊珊可爱”写的什么内容?生: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叙述项脊轩的呢?有没有因为项脊

7、轩的狭小破漏而嫌弃它呢?生:没有,相反,作者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师:对,作者写出了对项脊轩的眷恋和喜爱之情,因此,这部分感情基调是“喜”。然后,我们接着看后一句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上文写的是喜,从这句话,下文应该写什么?生:悲。师: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师:对,下文既然写悲,那么,为什么事情而悲呢?让我们接下去看下文。从“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到“凡再变矣”是可悲事之一:通过写项脊轩的变迁反映家庭的败落。那么,项脊轩起初是什么样子的?后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