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

ID:9255970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5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_第1页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_第2页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_第3页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_第4页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遗产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联合国亮黄牌警告的原因是什么?亮黄牌的目的是什么?答: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

2、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江并流:停止遗产地附近的矿产开采,并对建水坝、电站可能带来的破坏进行完善评估。故宫、天坛、颐和园:不能改变遗产的原始风貌,维持建筑原本结构进行原材料修复,整体规划风险防范、旅游管理。丽江古城:对开发、旅游、保护采取有策略的步骤,保持这个遗产和周围环境的完整性。布达拉宫:增加缓冲区的范围,重新对遗产边界作界定,完整地保存古城的原貌中国是目前申请世界遗产数目最多的国家,然而也是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受评估数量最

3、多的国家之一。景区过度开发对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是有害的。意味着“黄牌警告”,如果不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任其继续发展下去,就会被“红牌罚下”——取消世界遗产的资格。2.举例谈谈你对遗产地改地名,遗产景区内修建索道、天梯、飞机穿越等行为的看法。答:地名是历史的产物,具有本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确定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然而,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纷纷改名,比如安徽徽州改为黄山,云南思茅改为普洱。这是由于人们对地名文化缺乏认知,乱更名乱起名现象。我们不能为了提高旅游知名度,而改地名。联合国第六届地

4、名标准化会议的9号决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要从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地名文化的保护。首先,要保护濒危地名,尤其是对已成为当地文化标志的古老地名,绝不能打着商业开发的旗号随意变更或废弃。其次,确需更名时,要通过专家严格论证,注意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比如北京的武定侯胡同因道路拓宽改造更名为武定侯街,原来的专名没变,既保留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价值,也方便了群众使用。我以泰山为例谈下我的看法。泰山共有三条索道,第一条中天门索道于1983年建成运营,著名的月观峰为此被炸掉三分之一峰面。到

5、了2000年,旧索道非但未拆,反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次扩建,炸掉了1.5万立方米的主观面山体,并将沿途及岱顶的树木砍掉,在面积0.6平方公里的泰山顶上竟建成了一条店铺密集的商业街。1、破坏地形 如泰山索道光月观一站就炸掉月观峰峰面1/3,造成泰山有史以来最严重破坏!破坏了岱顶地形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破坏植被与生态 沿索道线的地面,要砍伐宽20米左右的森林植被带,要占大片土地做站场,为此还要有公路接通下站,毁掉大批树木,尤其是原生植被将无法恢复。3、不符合旅游的基本要求,不符合“旅要快,游再慢,留住人,多消费”的原则 破坏遗产为代价,大搞快速

6、交通以牟利。原来游泰山要两天到3天,现在变成一天至半天。4、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背道而驰 世界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战略的宗旨是保存和保护遗产原作的真实性和完善性,世代传承,永续利用。而以牟利为目的的索道等经济开发工程,都是与自然文化遗产的社会公益性质及精神文化功能相矛盾的。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在遗产景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衷于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架设缆车和天梯。这些遗产景区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

7、举例谈谈当前我国遗产面临的诸多生存危机,你认为加强遗产保护的措施有哪些?答:截至2008年12月底,遗产项目总数已经达到37处,其中自然遗产7处,文化遗产25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5处。很多遗产地“重申报轻管理”,使得世界遗产面临重重危机,(一)资源危机1、自然破坏引起的资源危机如石窟遗产遭受的自然风化,洪涝灾害侵蚀文化遗产,还有地震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破坏等,遗产危机难以预料,后果严重。2、人为破坏引起的资源危机(1)建设性破坏引起的资源危机。如秦始皇陵核心保护范围内建设一个规模巨大的“游人服务中心”;故宫博物院进行大规模旧建筑物拆迁工作;泰山为修

8、索道,破坏月观峰达19000平方米;张家界山体上矗立起“世界上最高的旅游观光电梯”(2)旅游性破坏引起的资源危机。如青藏铁路开通后,布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