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

ID:9257426

大小:2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5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_第1页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_第2页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秋北京课改版语文七上第4课《戒烟》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戒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间的对话,了解人物的特点。[3.认识贝利父亲成功教育的原因,明确成功教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学重、难点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本文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通过分析人物间的对话,了解人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到这个标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我们是不是会疑惑于是谁戒烟,为什么要戒烟、怎样戒烟、戒烟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戒烟是否成功了等问题?对不对?那么,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戒烟》,来看看文中围绕“戒烟

2、”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预习检查[1.注音截(jié)揍(zòu)天分(fèn)皱皱巴巴(zhòu)羞惭(cán)名誉(yù)堕落(duò)2.解词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东张西望:形容做事不专心或神色慌张。天分:天资。皱皱巴巴:状态词,形容皱纹多,不舒展。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羞惭:羞愧。轻举妄动: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妄,任意。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三、整体感知[本文结构:第一部分(1~3段),故事的开端。父亲发现贝利吸烟第二部分(4~18段),故事的发展。父亲循循善诱,教育贝利戒烟;贝利决心戒烟。第三

3、部分(19段),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贝利在父亲的正确引导下,改掉了抽烟的不良习惯。四、合作探究1.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文章是如何表现父亲的内心世界的?明确: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父亲的态度是:十分平静——一直保持着耐性——还是非常平静一像朋友间谈话——信任----宽容。父亲心平气和地教育儿子是有意的。他表面上平静,其实内心极不平静。他为儿子担忧,想办法帮助儿子改掉抽烟的不良习惯。文中有多处对父亲平静的神情的描写,以表现父亲不平静的内心。父亲是在想怎样才能教育好儿子,是在细心揣摩儿子的心理。这几处表现人物的描写,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实现的

4、。2.说一说贝利的父亲为什么他能使贝利从那一天起“没有碰过香烟”。明确:父亲的“平静”使贝利感到出乎意料,父亲的“耐性”、父亲的“信任”、父亲的“宽容”,一层深过一层地触动着贝利。贝利“无地自容”,想到父亲平日为培养自己所付出的辛苦,想到父亲为养活一家人所付出的辛劳……贝利知耻而后勇,由此再也没有碰过烟。3.从贝利戒烟这件事,你认为当时的贝利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为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明确: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贝利在这个短小的故事里,鲜明地展现了慈祥的父亲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形象。父亲淳朴,有爱心,懂教育,责任心强。他的爱心、耐性、信任、宽

5、容,使他的教育能够成功。少年贝利诚实、自尊心强、重情感、尊敬父亲,使他能够很好地接受教育。4.本文的语言平实、准确。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①我只是站在他的跟前,东张西望,就是不敢碰他的目光。②他一直保持着耐性。③他伸出一只手抱住我的肩膀,向我解释开了……④我看到里面只有几张皱皱巴巴的票子。明确:①“碰”这个动词用来写“眼光”,写内心十分紧张的“我”的眼光,非常形象,也非常准确。②“保持”,写父亲的“耐心”里面并不失“严格”。③“解释”,表现了父亲讲道理时语气的舒缓,隐含着父亲对“我”的尊重,并不强加于“我”。④“皱皱巴巴”,可见这几张票子来之不易,体

6、现了当时家境的贫寒。5.“为什么这两个姑娘每人手里要拿着一朵花”,学者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弄清楚,而苏珊姑娘“一会儿就弄清楚了”,为什么?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学者们把生活复杂化了,把人际关系复杂化了,他们从厚厚的书本中找不到理想的答案,小苏珊富有童心和爱心,她知道两个姑娘拿着莲花是在互相祝贺生日——因为她就是这样做的。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苏珊的所思所为。6.课文最后,为什么写苏珊为过生日的她的小丽雅克妮送花,并吻她?明确:课文最后写小姑娘的平常生活,为上文小姑娘在卢浮宫表现提供生活基础:在生活中苏珊就是用爱心和童真对待他人和世界的。五、写作

7、特色[1.恰到好处的衬托手法。本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突出特点是衬托。用“我”的明知故犯,“警觉”、胆怯、紧张,衬托父亲的“平静”“耐性”:用“我”准备挨打,衬托父亲“朋友间的谈话”;用家境的困难,衬托父亲的宽容;用“我”的假设(“要是他当时狠狠地骂了我一顿”),衬托父亲耐心教育的事实,使简单的故事富于悬念,使并非超凡的教育显示出深远的意义。2.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本文善于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心理。譬如,“我只是站在他的跟前,东张西望,就是不敢碰他的目光”,表现了“我”紧张的心理。“这是不是暴风雨前的那种宁静?”内心的语言,写得十分真切。“父亲一声不响地看了我很久。‘好吧

8、,没事了……’”,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