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

ID:9267148

大小:4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5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_第1页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_第2页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_第3页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_第4页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论文 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2:2014年送评论文封面页参评类别:小学学科:语文论文题目: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姓名侯颖单位汕头市澄海城西树强小学时间2014年6月55让课堂阅读闪动智慧的灵光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三者相互沟通、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创设情境、有效提问、触摸语言、巧用评价、师生共读及读练结合等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

2、。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与体验,进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我们应该把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关,采取科学合理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持续时间不长,好奇,喜欢新鲜、生动、具体的事物,不喜欢抽象的概念、定理,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够探索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迅速而持续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与素质。具体策略如下:  一、创设

3、情境,激发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又如在教学二年级阅读课《酸的和甜的》,我创设了实物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

4、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出示一串葡萄)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水果?谁来尝尝是什么味道?”(指名上台品尝)“请你告诉大家味道怎样?”(学生说甜甜的)我又说:“奇怪了,葡萄明明是甜的,味道好极了。有一群小动物却都嚷着: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酸的和甜的》”这样一问后,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酸的和甜的》的情境中。引发了学生都想去了解葡萄究竟是什么味道的兴趣了。 二、有效提问,感悟文本。55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

5、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1、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最大的“书”》、《画风》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2、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在朗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

6、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以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课文中词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句子;修辞手法用得贴切、精妙的句子;对话、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句子;蕴含丰富、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对表现主题作用的句子等内容就是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进行朗读指导的对象。三、触摸语言,感受乐趣欲让孩子感受阅读之乐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让他们充分地阅读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触摸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不要过早地介入学生的自由阅读。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教师可以适当地

7、做些引导,但以不干涉学生自己的阅读为前提,可以表扬:“瞧,这个同学读得多入神啊!”可以引导:“注意课文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为什么?”可以点拨:“课文有些地方写得十分有趣,找找看。”可以要求:“读完一遍后,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和你受感动的地方你可以反反复复读。”……将教师的引导作为一道道精心设计的佳肴一样,随着学生阅读的进程,徐徐端出,完全是仅供学生们参考,并不要求他们回答,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你是在干扰他们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的“沉”入文中,心静于阅读,心醉于阅读,享受到较为自在的自由阅读的乐趣。如:《掌声》讲英子是班里的残疾儿童,她生活在自卑和孤独中,因为同

8、学们的一次掌声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爱说爱笑了,生活充满阳光,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