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ID:9267786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5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_第1页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_第2页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_第3页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_第4页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谐入心健康是生产力基本资源和决定因素,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健康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国民素质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健康是永恒的话题,追求健康也许是人类唯一没有时间与疆界的共同理想。在新的世纪里,人们不断地改善健康水平,为了更幸福快乐地生活对健康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健康包括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即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性。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精神压力的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

2、关注生理上或躯体上的疾病,而忽视了我国发病率高居世界前列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忽视了人作为社会成员,作为社会环境的对应面,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和状态。目前,我们邮政企业员工(含干部、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没有引起各级党、政、工组织的足够重视,应该说还是薄弱环节。在企业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员工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个人的生命质量,幸福生活,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邮政的形象,还涉及到社会稳定。我们邮政企业应从维护员工健康权,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润物无声,让和谐入心。本文将从关注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谐

3、心理的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针对性三个方面论述其观点,探讨企业关注心理和谐的思路与对策,其主旨是唤起关注,积极营造企业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为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服务,努力实现塑造人与创效益双赢。8一、关注员工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党中央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时提出了: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解平和、积极向

4、上的社会心态。”这些论述为邮政企业党、政、工组织研究和把握员工整体上和谐心理,深入推动和谐企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毋庸置疑,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们健康的心理品质,构建和谐邮政企业需要有员工和谐心理为基础。和谐入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员工至上的体现,也是支撑邮政又好又快发展,造福职工的源动力。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深入了解,认识上有误区,对心理问题的危害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的现象。心理健康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如今,心理问题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健康第二大杀手。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各种精神和心理障碍患者多达1600万人,受情绪和压

5、力困扰的多达3000万人;患有焦虑和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失眠人数有2亿多人。患有抑郁症及自杀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发达国家,每百万人约有500名心理学家,在发展中国家每百万人有100名心理学家,而我国每百万只有3名心理学家。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势在必行。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根据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不可分割的部分。任何

6、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关键是一些症状产生的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8轻。不能有症状就贴上异常现象甚至精神病的标签。员工中的负性情绪具有普遍性,每个人或多或少会体验到焦虑、内疚、嫉妒等情绪。当然,这种情绪一般是可以克服的。正常的负性情绪是心灵“报警器”,会提醒我们感受信号,过多则是心灵“毒药”,长期在负性情绪困扰中,不利于身心健康,需要疏导和帮助。现实生活中,员工有了心理问题时,有的自己扛闷在心里,不愿意被别人误解精神上“有病”。有的出于爱面子等原因,不善于向组织求助,不

7、主动找同事、朋友、家人诉说,陷在内心矛盾冲突之中,甚至日益加重,痛苦靠自身无法摆脱。有的员工由于身体患病引起心情不好导致心理问题,有的是心理因素导致身体患病。有些员工遇到突发事件、挫折、打击能够自我调节,靠自身抵抗力战胜心灵感冒。也有的常常忽视他人的心理境遇,甚至对潜伏在自己身上的心理困扰浑然不觉。由于传统观念和相关知识水平的制约,企业往往比较关注员工身体疾病,定期给予体检、积极预防和治疗,而对心理问题还没有摆正应有的位置上。各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都有可能因不同的原因引起心理问题。如支局长、专业公司经理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而焦虑;先进人物面对荣誉和新

8、挑战的压力;优秀员工对工作中的不完美的自责;还有些员工的自卑心理、失衡心理、恐惧心理、抑郁情绪等等。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势必让服务大打折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