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

ID:9270423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5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_第1页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_第2页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_第3页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_第4页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根据下图1,结合产业经济学知识对此现象进行理论解释与实践建议。SP指数即空间分散度指数考虑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接近因素对产业地理集中度的影响,主要反映了经济地理因素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基尼系数与赫芬达尔指数从不同方面描述了产业地理分布的不平衡性,三个指标的结合很好地反映了产业的空间集聚度情况,从图中我们可愿意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集中,并呈现出较强的增量集中特征按照近年制造业地理集中指数分布趋势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MHHI指数与基尼系数来看其所反映的地理集中度处于比较

2、高的位置。尤其是基尼系数值大都集中在0.5左右,并且大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情况,除去2000-2002年系数值出现了小幅降落,但2003-2010年的系数值都是逐年增加趋势的,SP指数也是基本保持相同态势的,可见制造业空间分布不均匀态势逐渐呈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利用地理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等大量吸引外资,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制造业基地。(2)制造业的空间分布随时间的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放权、国内市场一体化发展和面向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

3、区域化的特征。从图中来看,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1978-1991年,制造业地理集中度没有明显变化,在这一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还占据着主导地位,各地区条块分割比较严重。第二,1992-1999年,制造业地理集中程度上升比较明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资金和人才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的迅速发展,加强了制造业的地理集中程度。第三,2000-2002年制造业集中度呈现不同程度的加深趋势,在21世纪的开端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并逐渐引进外资,同时

4、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稳健发展,沿海城市优先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迅速发展制造业,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带动效应。第四,2003年以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度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市场一直力行刺激内需,制造业产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业表现出稳定发展趋势。(3)产业过度集聚造成了能源利用的低效率我国的市场经济长期处于转型时期,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所出现的产业地理集中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内生的集聚因子所决定,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规模经

5、济,外部性和产业关联等因素成为推动我国集聚经济形成的主要力量。但是从图中来看,2000年前后产业在空间上保持了较高的集聚水平,可是工业总产值却显著下降了,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明显,已经给产能的利用造成了负效应,因此要减少生产要素配置输入,改进生产要素配置比例,这样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目的。2、简述以梅森和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以斯蒂格勒、布罗兹恩和德姆斯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又是持什么样的观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6、,两大学派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有效的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两大学派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并对市场关系各

7、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后者又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按照这一分析,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总是倾向于提高价格、设置障碍,以便谋取垄断利润,阻碍技术进步,造成资源的非效率配置;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限制垄断力量的发展,保持市场适度竞争。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这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它学派的两

8、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并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经济中出现了“滞胀”现象,不少研究者和分析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