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ID:9274633

大小:1.3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4-26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_第1页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_第2页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_第3页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_第4页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室内覆盖规划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室内覆盖规划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室内覆盖的由来11.2 室内覆盖的发展11.2.1 补盲阶段11.2.2 优化阶段11.2.3 统一规划阶段2第二章 什么是室内覆盖32.1什么室内覆盖32.2室内覆盖的意义32.3室内覆盖系统的应用环境42.4现网的室内覆盖42.5 室内覆盖的引入5第三章室内覆盖的规划与流程63.1具体流程73.1.1 站点获得73.1.2 站点初步查看/预规划73.1.3 详细设计73.1.4 优化验收93.1.5 网络话统跟踪9第四章室内覆盖所需设备器材及实现的方法种类104.

2、1室内覆盖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和信号分布系统两部分组成104.2室内覆盖所需设备与器件104.3实现室内覆盖的方法114.3.1微蜂窝有线接入方式114.3.2宏蜂窝有线接入方式114.3.3直放站114.4室内传播模型13第五章实际工程案例145.1测试环境分析145.2 大厦勘测实际信号覆盖情况155.3 楼宇的信号测试165.4 设计思路175.5 模拟测试:185.6 具体方案19第六章全文总结27谢辞28参考文献2928室内覆盖规划设计第一章绪论1.1 室内覆盖的由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手机用户数量的

3、不断增长,话务量不断攀升,话务密度也随之增加,高话务热点地区如雨后春笋,这种条件下,对于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室外大站站间距已达到二、三百米。显然,单纯依靠室外宏蜂窝不可能完全解决热点地区容量问题,特别是在现在的2.5G将来的3G的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用户提供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室内的通信业务量还要增大.而室内微蜂窝覆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容量问题的手段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解决不断增加的用户数量与有限的频率资源之间的矛盾,GSM移动通信网络由80年代的大区制,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以宏蜂

4、窝为主的小区制。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在采用1x3、MRP、同心圆等各种小区规划新技术以后,频率复用更加紧密,小区间隔进一步减小,有些地方的站间距只有200m左右。即使这样,仍然存在一些话务热点地区的容量受限问题。而且这些热点地区几乎都集中在繁华地区,如火车站、城市商业区、商场和机场等,换言之,在热点地区有很大一部分话务分布在室内。由于微蜂窝发射功率较小,覆盖半径小,频率复用次数可以提高,则同样频率带宽下,单位面积可以承载的话务量能够大大提高。所以,采用微蜂窝进行室内覆盖时可以有效解决热点地区容量问题。此

5、外,现代建筑质量越来越高,对室内形成较强的屏蔽,造成大型建筑物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移动信号弱,形成了移动通信盲区;在大型建筑物的中间楼层,由于来自不同基站信号的重叠,产生乒乓效应,手机切换频繁,话音质量差,掉话率高;受基站天线高度的限制,建筑物的高层无法正常覆盖,形成移动通信盲区或干扰区1.2 室内覆盖的发展1.2.1补盲阶段1995~1996年左右,移动通信业务初步开展,由于当时的网络覆盖还补完善,系统业务量业务质量要求还补是很高,为解决许多盲区服务,网络中开始使用直放站在室内引入移动信号,

6、这时的是室内覆盖系统起的时补盲的作用,个覆盖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系统的规划1.2.2 优化阶段28室内覆盖规划设计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逐步完善,运营商,用户已补仅仅满足于有无信号覆盖,对于网络质量,业务质量越来越重视。室内覆盖逐渐成为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补仅仅时补盲,在提供网络覆盖质量,吸收调整话务量等网络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重要站点开始使用基站(宏蜂窝、微蜂窝等)作为室内覆盖的信号源,监控系统的引入,使各覆盖系统之间开始系统的联系。1.2.3 统一规划阶段光纤、移频等新技术的出现,光纤

7、、移频直放站的使用,解决了普通无线直放站技术受限的一些问题,如外界干扰、收发隔离度、传输距离等。GSM、CDMA、PHS、DCS、WALN以及3G等多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多网合一的室内覆盖解决法式也随之发展起来。随着网络的求的进一步提高,各运营商对室内覆盖更加重视,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已经逐步纳入整个网络的建设规划,经过几年的建设,第二代网络GSM、CDMA系统在大型建筑物及重要建筑物室内覆盖已基本完成。室内覆盖的发展趋势:由于室内覆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优化手段运用于网络优化工作中,开始由市区向郊区县城扩展

8、,分布系统设备开始到优化、维护阶段,无源设备多网共用,直放站网管纳入统一监控系统,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开始探索其他的室内覆盖解决办法,随着3G时代的到来,室内覆盖又会掀起新的一轮建设热潮。3G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为2GHz段,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比1GHz频段增加6dB。想要达到同样覆盖效果,必须增加信号源输出功率和收发天线数目。大部分站点需要再去在原分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合路,在无源器件带宽满足的前提下,必须保证合路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