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ID:927976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6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_第1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_第2页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蔡元培先生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蔡元培在辛亥革命时期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宗旨的理论基础。(一)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激励着有志之士不断探索救国真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的。蔡元培,字鹤卿,号子民,1868年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的一个钱庄经理的家庭。此时的中国已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巨创,清帝国已由巅峰步入低谷。蔡元培幼时因家境稍为宽裕,6岁就进入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父亲的宽厚仁慈,母亲的贤惠勤俭,给蔡元

2、培以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于其一生影响巨大。11岁那年,父亲的去世,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蔡元培开始了6年的附读生活。先后从师同县秀才王懋脩和六叔铭恩,研习《左传》、《史记》、《汉书》、《文史通义》和《春秋》等史籍经典,攻读八股制帖,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教育。1883年,蔡元培便考中秀才。而后两年,他在当地设馆教书,充当塾师。1886年至1889年,应同乡徐友兰之邀,帮助他整校家藏书籍,4年里,蔡元培得以机会博览群书。这些均对他以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1889年,蔡元培赴杭州应举,考中举人。次年进京应试告捷,但因故未参加殿试。1892年,蔡元培再次进京应试,参加了殿试,被授翰林院编修。

3、在翰林院供职的数年里,蔡元培开始留心西学,涉猎有关介绍西方世界的文字以及西学著作译本。甲午战争的惨败和戊戌变法的失败,深深地刺激了蔡元培。在痛苦难眠的反思中,蔡元培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主要是由于人才的缺乏。1898年9月,蔡元培“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从此投身从事新教育之事业,由封建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1898年,蔡元培就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校长)。这是他从事新式教育之开始。在服务新式教育中,他积极提倡民权思想和男女平等,宣传物竞争存的进化论,猛烈抨击尊君卑民,重男轻女等封建伦理纲常。由于顽固势力的反对,蔡元培愤然辞职,而后又先后担任了

4、郯山书院和丽泽书院的院长,大力倡导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1901年,蔡元培来到上海,任教于南洋公学。南洋公学创办于1896年,是维新派人士创办的一所新式学校。蔡元培在这里得以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宣传民权思想。在实践过程中,蔡元培意识到只有培养众多的革命人才,才能担负起推翻清政府,赶走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历史重任。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女学。这亦是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有别于康梁等人的教育思想之始。同年11月,蔡元培等又创办了爱国学社,从事革命教育的宣传,训练培养革命后备骨干。此时的蔡元培已成为一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民族危机的残酷现实的

5、刺激下,蔡元培投身于革命教育事业中,欲以教育来实现救国救亡之理想。1904年,光复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会长。次年,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中国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1907年5月,蔡元培赴德留学,开始了他4年的留德生活。这段时间,使蔡元培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学习西方文化,学习研究西方政治、教育思想。1912年9月,蔡元培第二次赴德学习,1913年,又赴法留学,直到1916年10月返回国内。两度赴德法留学生活,使蔡元培接受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政治思想的学习,亦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他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之渊源亦可追溯至此。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推翻了清政府统治。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

6、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在他短暂的六个月的任期里,他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制定民国教育方针。他的著名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方针》(后改题为《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亦标志着蔡元培教育思想已基本形成。1912年7月,蔡元培因不满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而辞去教育总长的职务,赴德、法学习,此前的蔡元培投身于革命教育的实践斗争中,形成了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并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呕心沥血,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宗旨奠定了理论基础。1916年12月,蔡元培回国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上任伊始就着力于北大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并进行一

7、系列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影响的大学。在他后来担任大学院院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务期间,他毫无遗力地实践其教育思想,并不断完善改进,力倡教育独立和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等。直到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溘然长逝,他将自己毕生心血都倾注于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二)1912年2月,蔡元培在《民立报》发表了他的著名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系统地阐述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