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主力股

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主力股

ID:9280302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26

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主力股_第1页
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主力股_第2页
资源描述:

《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主力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什么是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跳空低开是指股票在当天开盘时,股价在早盘9:15~9:25集合竞价时间段,竞价以低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成交价开盘。或者是市场特定交易品种,当天交易开盘价低于前一交易日最低价格,并形成一个上行缺口的情形。巨量低开是指股票在当天开盘的第一笔交易,是以巨量大单竞价低于前一交易日最低价格开盘成交。即在跳空低开之时,所产生的第一笔交易是以巨量大单成交。巨量低开的市场内涵与”巨量高开”一样,“巨量低开”同样是一个特殊的交易盘面,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量价异动事件,即说明临盘可以展现股票的量价剧烈波动特征,巨量低开现象表明是

2、由大资金为买卖主体的控盘主力机构刻意操纵所为的结果!主力机构操纵股价的基础条件:即已经提前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某些利性内部信息,从而在集合竞价时以巨量大单低价卖出,促使股价在当天的价格趋势发生逆转;其导致出现巨量低开的四大因素:受到重大利空消息刺激(一般是重大政策利空);受上市公司内部业绩和经营环境恶化;受市场投资者疯狂抛售(私募等炒作)和受控盘主力机构刻意操控(超级投资者刻意操纵)。跳空低开的三档标准:在实战交易过程中,通常把跳空低开分为三个档次标准,确定低开的标准是计算低于前一交易收盘价的幅度比例,以区别股价在当天当时趋势强弱情况:第一档:强势低开

3、行情,即1)低开幅度在1%~2%以内;2)低开反弹突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反弹后回调时不破均线价和当天开盘价。第二档:弱势低开行情,即1)低开幅度在3%~7%以内;2)低开反弹时,未能突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回调后再次击穿均价线和当天开盘价。第三档:极弱势低开行情,即1)低开幅度在8%以上;2)低开反弹时,未能突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回调后再次击穿均价线和当天开盘价,盘中直接跌停。巨量低开对股价趋势的影响?1)股价的短期影响:对股价在当天的交易时间内产生剧烈的波动冲击,导致股价会在当天保持震荡盘跌弱势特征;而在未来数个交易日内,股价趋势由于受大幅度低开的

4、惯性力,也会表现出弱于大盘的极弱势特征。2)股价的中期影响:与巨量高开所造成的结果一样,巨量低开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当股价处在一轮大波段行情之后的高位横盘时期,当巨量低开现象出现之后,将会引领股价在未来一至数个月的时间内持续破位盘跌,走出一轮中期空头趋势行情。3)股价的中长期影响:巨量低开对股价中长期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当股价经过一轮大周期的牛市之后,如当天出现巨量低开这一特征现象,则往往是股价趋势的转折信号,致使股价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内将保持空头态势。辨别巨量低开的操盘机会与投资陷阱?巨量低开作为股价走势的一个重大技术特征现象,同样

5、也是一个非孤立异动事件特殊事件,对交易者来说是机会,也是陷阱。因此在实战交易过程中,必须对巨量低开现象的个股要保持高度警戒和认识,必须通过以下几个要素条件来对此进行优化,以符合操盘时的买卖交易。其三大要素条件优化特征是:1)股价必须符合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而攻击5日均线则必须与10日均线形成金叉;2)当天巨量低开必须符合跳空低开和巨量低开的档次标准;3)大盘走势环境必须处于横盘平衡状态或者牛市状态。如何辨别区分交易机会与陷阱,凡是不符合要素条件优化特征的,基本上是以陷阱居多。巨量低开时的临盘实战操盘对策?巨量低开作为一个非孤立异动事件特殊事件来说

6、,对股价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的趋势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对交易者来说是交易机会也是交易陷阱。因此,实盘操作中应该制定相关对策程序:1).考虑买进的情形:符合跳空低开的三档标准中的第一档标准;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均向上趋势中发生巨量低开;巨量低开时当天大盘处于上涨态势或者平衡震荡趋势。2).继续观望的情形:巨量低开属于“跳空低开”三档标准中的第二档和第三档标准;巨量低开时,个股股价已经经过一轮较大级别的上涨行情(波段收益达40%以上);巨量低开时,个股股价处于大趋势下跌通道中(30日和10日均线均向下);处于恐慌性下跌或者跳水式熊市行情中。3).巨量低开

7、时临盘策略:以“跳空低开的三档标准”来判断股价行情报的强弱;开盘5分钟内是否有连续性多笔巨量大单成交;开盘15分钟内,股价是否反弹突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开盘30分钟内,股价是否回调击穿当日均价线和开盘价;开盘60分钟内是否出现同一行业题材板块个股普跌现象。本文链接: http://www.zhuligu.com/2015050282.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