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

ID:928202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6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_第1页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_第2页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_第3页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_第4页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双重计量模式下可靠性及相关性探析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应该是同时兼顾可靠性与相关性,或最大限度地符合二者。但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单一的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使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常常出现矛盾。为了兼顾可靠性和相关性,有必要构建双重的会计计量模式,使之能准确无误地计量交易或事项的原始成本,又能反映其市场价值的变化。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评价(一)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是指一项交易或事项在取得时按实际价格入账,只要事后不发生引起与该交易有关的资产、负债的变化,则不再进

2、行后续计量,对企业持有的资源和义务始终保持初始价值。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一直处于基础地位,是由于其反映客观事实,并且具有可验证性,即历史成本对于描述企业的资产,反映受托责任以及向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的信息更真实可靠。然而,由于历史成本不涉及后续计量,忽视了对经济事项全面、立体、动态的衡量,因此所提供的数据与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脱节,导致会计账面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相差大,会计信息缺乏相关性。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质量的恶化得不到反映,报表使用者无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评价,从而影响其投资决策。7(二)公允价值计

3、量随着人们对资产本质认识的深入,会计学放弃了资产的成本观,采纳了经济学的观点,认为资产是“未来的经济利益”,相应的资产计量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因为提供当前及未来预期价格(价值)比过去的价格对投资者更有意义,更具有决策相关性。特别是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公允价值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公允价值能相对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但公允价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动的,不可避免地在带有主观随意性并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大影响

4、,加之公允价值在金额的确定上存在技术性难度,因此其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二、会计信息质量主要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7(一)可靠性与相关性共同服务于“决策有用性”会计是基于受托责任而发展起来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生俱来。但自从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后,会计信息的特性转向了“决策有用性”。尽管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当同时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基本要求,但由于资本市场强调预期,总是希望会计信息有助于估计未来的业绩状况,于是相关性逐渐成为会计信息的主流,可靠性反而居其次。新准则分别提出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

5、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信息质量要求。从排列的顺序可以看出,可靠性和相关性优先予以考虑,表明两者是主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与相关性共同服务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理想状态下,可靠性与相关性并行不悖,失去相关性的会计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离开可靠性的会计信息其利用价值也等于零。即两者缺一的会计信息是徒劳无益的,甚至还会带来误导,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应该是同时兼顾可靠性与相关性,或最大限度地符合二者。但在现实经济环境下,两者之间却常常出现矛盾,致使人们在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把握上面

6、临着两难抉择。7(二)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兼顾:双重计量模式不能抽象地断定哪种计量属性为最优,计量属性的运用必须针对各种计量对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因此,FASB第五号概念公告主张:“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的项目是按不同属性来计量并根据项目的性质即计量属性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来决定的。”随着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用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定的市场不完备性和监管制度的滞后性等环境问题,在没有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借助于先进的估价技术来计量资产或负债,很难排

7、除人为因素,还得以历史成本为依托,渐进式地发展公允价值。笔者认为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处于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存的局面。两者将共同担负起对会计信息计量的重任,对外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应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可更好地满足会计“决策有用”与“受托责任”的双重目标。三、双重计量模式下会计核算方法探讨(一)增设会计科目在资产类账户中设置明细科目,如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等一级科目下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二级科目,以此来核算某项交易或事项最初取得时的原始成

8、本,并反映该资产后续持有价值的变化。当取得某项资产时按历史成本计量,借记“××――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在后续持有过程中,公允价值高于历史成本或账面价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或账面价值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期末资产公允价值就等于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加上“公允价值变动”贷方金额减去“公允价值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