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

ID:9282927

大小:25.1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6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1页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2页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3页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4页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竞争力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视角,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入手。并将这些因素归纳为基础要素、过程要素和环境要素,逐项分析比较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仅在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和国家环境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安全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仍与印度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提出提高中国承接外包竞争力的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竞争力;商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2、编号:1000-176X(2010)08-0073-10    一、引 言    世界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总是伴随着不断变化的国际间产业转移来实现的。最初是以传统方式实现的制造业转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础设施的更加完备以及国际联系的日趋紧密,转移的客体逐渐从有形商品生产转向服务的提供,转移的方式也从对外直接投资生产等转向外包。国际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以外包形式出现的服务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从北美和英国转移到爱尔兰等中等发达国家;90年代后期IT应用服务及BPO迁移到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进入21

3、世纪,ITO、BPO及一些新兴服务外包进一步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许多跨国公司把一些像语音服务、会计服务等后台服务岗位逐渐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新一轮产业转移给国际产业分工合作和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IMF的研究指出,1999--2002年,涉及上述内容的国际贸易增长了近40%。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转移方和发包国,这三者的市场规模占全球离岸服务外包转移方市场规模的85%以上。①从接包方来看,爱尔兰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接包国,2001年印度超越爱尔兰位居首位,并享有“世界办公室”之美誉。受印度成功经验的影响

4、,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竞相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并制定发展战略,以鼓励和促进本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快速加入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行列。      中国亦把此轮国际服务业转移视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并顺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做出了开放服务贸易的基本承诺。不仅相继开放了银行、保险、电信运输等服务领域,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改善了服务贸易的交易环境。国务院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落实此战略构想,商务部

5、、信息产业部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有力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球每年实现的离岸服务外包规模为600亿美元左右,其中印度占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所占份额不及10%。中国不仅在外包承接规模上远落后于印度,外包业务的发展速度也低于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人均GDP增速和劳动生产率增速都高于印度,因此具有一定承接国际外包的优势和实力。据麦肯锡200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潜在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面对存在巨大潜力的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国应该充分挖

6、掘和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争取在未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因此,有必要对中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扬长避短,为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国外对于服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影响方面,如探讨国际服务外包参与国之间的福利分配;探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发包国或接包国国内就业与收入的影响;探讨对某国(如英国、美国、爱尔兰、印度等)国内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等。国内对于服务外包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济现象和效应的分析方面,如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探讨;对服务外包

7、特征和发展动因的探讨;对服务外包经济效应的探讨等。  在中国与印度的比较研究方面,董建龙的研究发现中国软件行业在人才培养、技术能力、软件质量控制、政府支持、文化语言及市场开拓等综合因素方面与印度存在较大差距。卢锋从对国际服务外包的认识和政策方面对中印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明显存在认识和政策调整滞后问题。景瑞琴专注于人力资本禀赋方面的探讨,认为中国和印度都拥有丰富的熟练劳动力,应该是世界上主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宋永辉等着重对中印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环境进行了对比,段晓丹则通过比较中印两国服务外包的发展过程,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王泽利等

8、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印度主要依赖于承接国外的离岸外包,而中国则要立足国内市场制定发展战略。本文则以中国作为服务外包市场接包国的视角,着重从接包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人手,逐一分析中印两国在接包能力上的具体差异,从而为中国如何进一步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