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

ID:9284980

大小:3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26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_第1页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_第2页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_第3页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_第4页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消费差距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流通体系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消费需求扩大的瓶颈。本文基于我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使用协整方法和ECM分析了城乡流通水平差异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短期缩小城乡流通水平差距对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不明显,而长期城乡流通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缩小城乡流通水平差距有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流通水平城乡消费差距关系  引言  在城乡二元体制和经济结构环境下,城乡居民巨大

2、的消费差距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据王智(2011)估算,目前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至少要滞后10年至1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因此,他认为扩大消费的重点在农村。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贸易受阻,启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是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2008年年底以来,中国政府陆续推出万村千乡工程、双百工程、农超对接、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拉开启动农村消费的序幕。2009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3、其中物流产业位列其中。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改善城乡流通水平,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概述  关于农村流通体系与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王新利和吕火花(2006)认为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从恢复发展供销合作社和发展农村物流两个方面完善农村流通体系。郝爱民和王章留(2011)认为政府对农村流通业支持缺乏、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低、农村流通秩序混乱和流通效率低是

4、目前制约农村消费升级的主要障碍,若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必须解决农村流通体系不畅的问题。文晓巍(2011)认为现有的农村流通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既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又对农村消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抑制了农村消费需求。郝爱民(2012)认为我国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商品流通体系落后,导致农村经济缺乏活力,农村消费水平低下。  有关城乡流通水平的研究,黄国雄(2005)指出城乡流通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商业系统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则和王雪峰(2010)认为在管理体制上,不合理

5、审批制度、庞杂收费、税制缺陷、行政垄断、地区封锁、标准混乱及其他人为障碍的盛行,使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物流成本和综合成本居高不下,不仅阻滞了农民增收和即期消费,而且加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因此,增进城乡居民消费的要点是打破消费增长的非收入制约,统筹城乡流通,改善消费环境。  有关农村流通体系与农村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郭韶伟等(2011)使用面板协整分析法,利用1991-2011年间我国三省一市的农业经济数据,就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对农业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

6、度与农业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关系并不明显。李骏阳等(2011)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量化研究农村消费品流通发展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学者对流通体系与消费关系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从研究方法来看,相关研究主要使用定性分析,分析农村流通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开展实证研究的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这些研究基本上讨论农村流通体系与农村消费的关系,缺乏城乡流通水平的比较,也未考虑城乡流通水平差异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

7、的城市和农村的商业流通水平存在巨大差异,避开和城市比较来单纯分析农村流通和消费水平,难以对城乡的非均衡发展状况进行客观描述。就笔者所知,国内鲜有关于城乡流通水平比较的实证研究,更缺乏城乡流通水平对城乡消费影响的研究。基于上述思考,本文重点关注城乡流通水平的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城乡流通水平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  商业流通水平高低取决于流通基础设施、流通企业规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因素。如果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视为提升流通水平的“软件”,那么流通基础设施就是决定物流水平的

8、“硬件”。而流通“硬件”是流通“软件”发挥作用的基础。鉴于上述考虑,笔者主要从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差距来衡量城乡流通水平差距。  缩小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差距会降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自1985年,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向城市倾斜。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歧视政策不仅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农村,也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超农村。宋则和王雪峰(2010)指出,中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中四级和等外路占了将近九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