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

ID:9286862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6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_第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_第2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_第3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_第4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导学指引教案1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执笔人:刘德海核对人:朱春霞【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知识结构】种群特征-+死亡率种群密度出生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自主学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种群密度植物:____________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动物:____________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出生率和死亡率意义:_________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迁入率和迁出率意义:_________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幼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密度将增大4.年龄组成类型____________: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密度较稳定____________:

3、老年个体较多,幼年个体较少,密度将减少意义:____________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性别比例意义:在一定程度上___________种群密度【典型例题】例1、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是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A.46B.25C.12D.96解析: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

4、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全部个体数记作N,其中标志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重捕个体中被标志个体数为m,则N:M=n:m,所以N=M×n/m。在本题中,根据公式N=M×n/m=46×25/12=96。答案:D例2、按一对夫妇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

5、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种群既然是许多同种个体组合成的有机单元,它也就具有了单独个体不可能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在高等动物的种群中,尤其是人的群体中,雌雄比例大体上相当。对一个种群数量动态的预测,显然决定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一个年轻个体占优势的种群,它预示着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将有很大的发展,因为陆续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会越来越多,是一个急剧增加的年龄结构。目前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都属于急剧增长型;美国则缓慢增长;德国属于衰

6、退型。本题中人口动态预测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这种增长趋势是由种群的年龄组成特点决定的。答案:B例3、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眼的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使被捕捞的鱼的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_____________所示类型。(2)对于一鱼塘来说,要建立一个鲫鱼种群高产稳产的模型应是图_____________所示。解析:(1)A(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眼的大小达到“抓大放小”的目的,使鱼群小鱼多大鱼较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A所示类型)。(2)B(对于一个鱼

7、塘来说,要建立一个鲫鱼种群高产稳产的模型应是图B所示。即每年都可以捕获一定数量的成鱼。)【反馈矫正】1.下列生物种群中,不能用抽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A.蒲公英B.马尾松C.蚯蚓D.野兔2.一位生物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个体3.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B.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的种群C.种群,一条鲤鱼D.种群,一个鲤鱼种群4.动物种群的增长主要决定

8、于下面哪两个重要参数的共同作用()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B.死亡率和迁移C.死亡率和种群所占地域的大小D.出生率和死亡率5.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目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则该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