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ID:9294358

大小:184.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4-26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1页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2页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3页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4页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今咚你夂2。16年第5期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杨棉之,张园园(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股价崩盘风险已经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中国资本市场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在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的基础上,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强二者的负向关系,交易型机构投

2、资者则削弱二者的负向程度。文章的研究结论为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构建平稳有序的资本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股价崩盘风险;会计稳健性;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6)05-0061-11_、弓I言股价崩盘是股价波动非对称分布下“暴跌”带来的极端表现,属于传统有效市场理论难以解释的“金融异象”1_。“暴跌”带来的股价崩盘风险,不仅破坏股票市场的有序稳定,而且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动摇资本市场的信心,因此,开展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已有学者

3、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如信息透明度、期权激励、分析师乐观偏差、大股东控制权等,并且大多将管理层对公司层面“坏消息”的“窖藏”归结为股价崩盘风险的生成根源_,但聚焦会计稳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联系的文献略显匮乏0。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参照,其实质是通过对“好坏消息”的非对称确认,使得“坏消息”更及时地反映在会计盈余中W,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管理层操纵会计数据、粉饰公司盈余的动机和能力,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并及早释放公司风险信号,有助于增强股价抗跌能力^%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和专业水平[H°],有能力和意愿去监督和影响上市公司的治理行为和信息披

4、露。然而,学术界对于其在上市公司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市场稳定器”还是“崩盘加速器”存在争论。同时,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认为,不应忽视机构投资者在投资风格和持股动机等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因此将其划分为稳定型和交易型两类_那么,会计稳健性是否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是否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如果影响,稳定型与交易型两类机构投资者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收稿日期]2015-12-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空基金面上项冃(71472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7规划基金项H(14YJA630082)[作者简介]杨棉之(1969—),男,安徽滁州人,安徽

5、大7商,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研究;张园园(1991一),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资本市场与财务会计研究。①仅有一'篇外文文献(AccountingConservatismandStockPriceCrashRisk:Firm-levelEvidence)也是以美丨玉丨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尽管发现了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K结论足基于拥心较为完善奕空制度和成熟机构投资者的美国市场得出的,上述结论足否对中国市场适用尚需确认<3_时,由于会计制度_义异,使得不同会计指标包含的信息存在差异,这就导致稳健性的度量也存在差别。W此,

6、木文基制度背景,执究—*者又系。??61??差异?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依次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杨棉之,张园园:会计稳健性、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一)文献综述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倾向于在财务报告中暂时隐藏“坏消息”、加速披露“好消息”,从而达到粉饰盈余的效果。管理层选择性地信息披露导致“坏消息”在公司内部不断累积,并使得股价被持续高估而产生泡沫,当“坏消息”的累积到达某个临界阀值,最终将集中向市场释放,进而对股价造成极大的负面冲击并引发崩盘[M]。沿着崩盘风险的生成逻辑,学者们分别从市场和公司层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市场层面,Callen和Fang研究发

7、现公司所在地的宗教信仰水平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这是由于宗教的社会影响既提供了法律制度外的约束,也增加了“窖藏”“坏消息”的机会成本和声誉影响[13]。许年行等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对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发现分析师乐观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并且在牛市时期更为显著[4]。An和Zhang则以机构投资者稳定性为切入点,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稳定性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因为稳定性代表了更高的价值投资意愿和监督动机[14]。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