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ID:9297488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7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_第1页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_第2页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电影与戏剧电影是综合性艺术,戏剧也是综合性艺术,只是发展的历史不同,二者既有"近亲性",又有"特异性",是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亲近性:电影的结构和技巧,反映了戏剧形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电影是由戏剧艺术中脱胎而来的一门"新特质"的综合艺术。特异性第一、直观性——两种不同的直观艺术。一般地说,戏剧与电影都不是创造感性的直观形象的视听艺术。但是,二者的直观性又有所不同:戏剧的主体成分是听觉形象——人物的台词,各种矛盾冲突主要是在对话中展开的;而电影更侧重视觉形象——外部形体动作,注重人物与自然环境的合一,从而获得真正的银幕和电

2、影化。这是戏剧与电影艺术家的两种迥异的思维方式。第二、空间性——固定与非固定。戏剧舞台只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空间,具有固定性。这就要求戏剧空间必须高度集中。真正的戏剧动作应该具有"流动性",而具体场景作为一个实际空间,在动作的持续发展中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要变换动作的空间,只有把动作中断。可见,舞台空间的具体性和固定性,加上观众与舞台的距离、角度始终不变,就使戏剧艺术的空间容量受到很大限制。第三、时间性——延续与非延续。戏剧动作的写实性,要求舞台时间的写实性--即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延续时间应该与自然时间相一致。由于一出戏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演出时间,加上舞台空

3、间的固定性,因而要求戏剧时间也必须高度集中。从中国电影背景看,戏剧对电影的影响尤其大。电影虽然是在西方文化中诞生出来的一门新艺术,但它一来到中国,便很快地与中国既存的民族的文化艺术和审美传统迅速的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电影思维和艺术方法的体系。电影与文学电影是时空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二者互相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一、文学是电影的根基,是优秀电影的创作源泉电影以科技为基础。从戏剧脱胎,集成音乐美术,符合现代人直观、轻松的审美需求,诞生至今早已获得人们的认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了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雕塑之后的第七

4、艺术。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电影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影片中大量的人物对白和画外音也要经过文学语言的润色和锤炼。这充分体现了电影的文学性。 二、电影是文学的延续,凭着独特的魅力与先进的技术支持得到不断的发展。影以科技为基础,从戏剧脱胎。集成音乐美术,符合现代人直观、轻松的审美需求,诞生至今早已获得人们的宠爱。即便如此。电影也早已不是花季少女,文学也因沧桑而独具风韵和活力。两者的胶着正是艺术上伟大诞生的前奏。拜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电视所赐,与数十年前的

5、情况相反。如今镜头模式已凝固在我们的日常思维之中。传统叙事再难以提起人们麻木而扭曲的兴趣。同时,不甘在市场中寂寞的文学开始或媚俗,或诡异。这使得传统的文本被誉为经典后束之高阁,文学阅读开始带有仪式的庄重和叛逆的快感。不同:一、文学的隐喻需要修饰语,电影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电影通过多种媒体传播信息,电影语言是一种和文学语言完全不同的语言。电影语言可以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二、文学是静态的,电影是动态的,文学语言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和感性。人文08(2)班黄飔雨学号:20084011491B:论点较为清晰,阐

6、述得当,论述中能够考虑到语法前后逻辑。句子通顺,语气连贯,但文章结构松散,论证不够深入,没有展开论述,没有自己的观点;卷面整洁但错别字较多,格式较混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