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

ID:9297890

大小:34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27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_第1页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_第2页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_第3页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_第4页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_第5页
资源描述:

《执业医师外科复习指导-外科休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ww.baidamedi.com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第三单元 外科休克  一、休克概念休克是急性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低灌流和缺氧时呈现的一种综合征。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组织细胞受累.但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组织和细胞缺氧循环骤停的临界时间是:4分钟 下面针对休克的概念和本质做几道练习题:协和习题1.休克的根本问题是A组织细胞受累B低血压C酸中毒D心功能不全E尿少答案;A 协和习题2.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A低血压B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C组织和细胞缺氧D酸中毒E心血管功能紊乱答案;C 协和习题

2、3.循环骤停的临界时间是A1分钟B2分钟C4分钟D8分钟E10分钟答案;C 病因病理   一切能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因素,如严重创伤、失血、感染等都是休克的原因。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它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来维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休克。   休克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和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微循环定义: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管中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微血管、微

3、淋巴管和组织间的循环),微循环还有组织器官微循环,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养料(包括氧气和营养物质)运出废物(包括二氧化碳、乳酸和代谢产物)。www.baidamedi.com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1、微动脉 系小动脉的终未部分,管壁有完整的弹力膜和数层平滑肌。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平时平滑肌就保持一定紧张度,维持血管壁的张力。由于平滑肌的舒缩可调节微循环的血流量,所以,又称微动脉是调节微循环血流

4、量的“总闸门”。  2、后微动脉(中间动脉) 是微动脉的分支,其壁只有单层平滑肌,一般无弹力膜。后微动脉平滑肌的舒缩主要受体液调节。  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指毛细血管起始部(毛细血管人口部)包裹管壁的平滑肌只受体液因素调节。由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直接控制血液从后微动脉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流量,所以把它称为微循环的“分闸门”。它控制从微动脉进入真毛细血管的血量。  4、真毛细血管 是指位于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由内皮细胞、基腹膜和外膜构成的微细血管。真毛细血管相互交错、吻合呈网状,穿插手细胞之间,便于与组织液进

5、行物质交换。  5、微静脉 真毛细血管最后汇流成微静脉。微静脉收集毛细血管网的血液。微静脉壁有平滑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是微循环的后闸门。  6、通血毛细血管(直捷通路)是直接连通微动静脉之间的口径较粗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可使微动脉血液迅速流入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没有物质交换作用。骨骼、肌肉的微循环中这种通血毛细血管比较多。  7、动静脉短路(动静脉吻合支)系存在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吻合支,其结构与微动脉相似。管壁较厚、管腔较粗大。通常其壁的平滑肌,处于收缩状态。这种血管无物质交换作用。平时这种

6、血管内,无血液流通,一旦开放将有较多血液从微动脉迅速流入微静脉。人体皮肤的微循环中这类血管较多。   1.微循环障碍 ①微循环收缩期(缺血性缺氧期-代偿):由于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外周血管包括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回流心脏,起到自身输血的作用。同时毛细血管后括约肌相对开放,毛细血管内压力降低,有利于组织液回流,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代偿性增加生命器官的供血,而真毛细血管网血流大大减少,使全身大多数的组织缺氧;②微循环扩张期(淤血性缺

7、氧期-失代偿):由于组织细胞缺氧,乳酸增多,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麻痹扩张,而小静脉仍处收缩状态,真毛细血管网淤血,静脉压增高,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流缓慢;③微循环衰竭期(难治休克期-晚期):随着血流缓慢和酸中毒加重,毛细血管内血液粘稠度不断增加,血细胞和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过程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表现广泛出血。www.baidamedi.com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 www.baidamedi.com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   2.细胞损害 休克

8、时细胞缺氧,葡萄糖在乏氧代谢下致三磷酸腺苷(ATP)生成减少,细胞膜的钠泵功能失常,使钾钠离子发生逆向弥散,钠和水进入细胞过多,引起细胞及线粒体水肿。使ATP生成更加减少,影响内质网功能,蛋白质合成减少,削弱了机体免疫力。同时,细胞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严重酸中毒使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心肌抑制因子等毒性因子致过度水肿的细胞发生自溶而死亡。   3.重要脏器损害 ①心:由于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