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

ID:9298735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7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_第1页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_第2页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_第3页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_第4页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基本规律和答题方法1.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2.历史地理学家研究发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与400毫

2、米等降水线重合,这也是我国古长城沿线。当气候出现显著变化时,就会影响到长城南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状态。中国历史上几次农牧民族军事对峙,比如北方十六国与南方东晋政权的对峙,北朝与南朝的对峙,辽、西夏和金与两宋的对峙等,都是伴随着寒冷期的到来而形成的。根据气象学家的报告,中国第二个寒冷期是东汉至隋朝(公元初至7世纪),第三个寒冷期是北宋中后期到南宋中期(11至13世纪),第四个寒冷期是元末明初到清末(15至20世纪)。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恰好与三个寒冷期的时间基本吻合。3.近代化是指

3、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政治结构:民主化、法制化社会结构:城市化、都市化思想观念:理性化、科学化4.寻道图强的启示:感悟:改革体现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但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阵痛,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同样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ß顺应时代潮流ß抓住国家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ß缓和社会矛盾ß及时化解改革中产生的社会矛盾ß不断深化改革ß……第7页共7页5.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4、。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6.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①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②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③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④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⑤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团结。⑥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7.v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v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v②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根本原因)v③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5、如唐朝实行均田制)v④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v(重要因素)v⑤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v⑥科技进步的推动力v⑦人民群众辛勤劳动。(主要动力)(直接原因)8.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1、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进行归纳并逐一对其影响或作用进行评价。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进行归纳。2、把对历史人物事迹归纳并评价的内容按照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或肯定、否定内容进行分类。3、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第

6、7页共7页9.科学评价人物应遵循哪些基本方法?摒弃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以其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评价;辨证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10.关于“时势”和“英雄”的关系:时势造英雄!历史的规律表明,每当社会的大变革时期,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时势造英雄(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11.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符合人民愿望和国家统一(是否符合历史潮流)方法:一分为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原则: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12

7、.孙中山精神⒈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⒉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⒊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⒋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13.历史人物评价⒈马克思: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⒉恩格斯:  无产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