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

ID:930135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5页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_第6页
资源描述:

《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劳动课《洗手绢》教学设计  【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1.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3.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教材分析】1.歌曲《劳动最光荣》是电影美术片《小猫钓鱼》的主题歌。曾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儿童情趣油然而生。2.歌曲《洗手绢》是一首具有民间童谣风格的歌曲。曲调短小、流畅,并具有节奏性强、运用衬腔等劳动歌曲的特点。全曲使用素材节省,旋律易唱易记,轻松活泼,生动地表

2、现了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爱形象。【教学结构】新课导入——聆听歌曲——教唱歌曲——编创动作——编创歌词——内容升华【教学方法】听唱法、示范法【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歌曲方面有着较好的模仿性,通过多次聆听即可记住旋律,但对于个别乐句的节奏和填词会出现偏差。旋律的高低需要教师用图谱或手势去引导。对于乐曲的处理有待提高,例如;力度、速度、音色方面需着重处理。乐曲中的反复记号需要向学生强调。这首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易学唱,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会歌曲并为歌曲编创动作。但要注意力度,速度,旋律的规范。【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聆听、演唱等方法理解歌曲内涵,能

3、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并结合自己的想象为歌曲编创动作及歌词。2.学生在歌唱实践中,能够掌握表现音乐要素,准确的表现歌曲乐句的力度、速度等并能运用歌唱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劳动最光荣,并教导学生今后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歌唱方法,有表情地表演歌曲。【教学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准确唱对音准及节奏【教学过程】师生问好歌二、 导入1、音乐律动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学校里都做过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呢?生:扫地、擦地、擦桌子、擦黑板、倒垃圾师:你们真能干、看看老师在干什么?    模仿扫地(慢)  唰 —  ︱唰 —    

4、擦桌子(快)    嚓 嚓  ︱ 嚓 嚓师:请学生跟老师边念边做,注意声音     同学们做的真棒!师:分组练习,相互配合节奏练习。 三、新课学习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劳动的歌曲——《洗手绢》,让我们赶快来听听吧!(一)聆听1.初次聆听,聆听内容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歌曲,听听歌曲讲了什么?    生:一个小朋友在帮妈妈洗衣服。2.二次聆听,感受歌曲情绪师:你们说的很好,那你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洗衣服的时候心情怎么样?生:很开心,很使劲3.再次聆听,找出衬词乐句师:你们听的真认真,小朋友洗的很开心,干活很起劲,你们从哪句能听出她很开心的心情啊?哪句歌词反复唱了两遍?生

5、:哎罗哎罗哎罗哎4.最后聆听,单句学唱师:你们找的真对,那你们能模仿一下吗?(二)教唱歌曲1.听老师弹琴,来跟琴默唱此句2.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句要唱两遍吗?因为这句是表示小朋友洗衣服很用劲,要反复洗两遍才能把衣服洗干净,而且两遍更能表现小朋友欢快的心情。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她的心情,再来跟琴唱一遍吧3.学唱前半段歌曲,按节奏读歌词。4.学生自己读歌词,教师用琴打节奏。5.听老师弹旋律,自己心里默默填词。6.听老师范唱一遍,自己心里默唱。7.轻声的、慢速的跟琴演唱歌曲,老师听并纠错8.用自然的声音去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演唱方法。(抬头,挺胸,嘴巴张大,嘴角上扬)9.跟老师

6、接龙唱,帮助记忆歌曲10.男女生比赛唱并互评(三)编创动作1.教师引导,听老师加入动作范唱并评价。2.学生加动作演唱,也可自己改编。2.全班起立,表演唱,挑出最优秀的上台表演。(四)编创歌词1.同学们在家除了帮妈妈洗衣服,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洗碗、擦地、擦窗、擦窗……)2.让我们开动小脑筋,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吧!将歌曲中的“洗衣”换作“洗碗/擦地/擦窗………”3.你们真是了不起,一个个都是小小作曲家!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洗手绢》这首歌,你们开心吗?从歌曲中尼学到了什么?生:帮妈妈洗衣服,要帮妈妈干家务师:你们真是个好孩子,老师教你们学唱这首歌曲,就会想让

7、你们今后在家多干家务,多帮助家人干活,在家里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劳动并有礼貌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下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