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

ID:9303913

大小:9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大纲开 篇 的 话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学习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上    编第 一 章小知识点:1、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了当地乡民的义愤。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敢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2、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2、。3、1885年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杀敌,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4、英勇献身的爱国官兵,如:鸦片战争时期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成、副都统海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乐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5、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变成《四洲志》一书。他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魏源,魏源于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是“师夷长技以

3、制夷”的思想。6、19世纪79年达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如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7、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的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

4、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二、封建王朝周期律:几乎每一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这个初期兴起,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亡的“周期率”。三、鸦片贸易三角:英国为印度提供棉纺织品换取鸦片,再将鸦片输入中国换走茶叶等。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

5、但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人力资源管理系3班阳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大纲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

6、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于大批的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7、国新出现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型的被压迫的阶级是工人阶级。它的主要来源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中国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近代中国买办是半殖民地中国的产物。六、为什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其中的关系。不经过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的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最

8、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统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七、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帝国主义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