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ID:930862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7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_第1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_第2页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点击进入读书心得体会专栏,阅读更多内容!】  时间飞逝,一转眼又进入了寒假倒计时。回顾这个假期,《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给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无比的快乐。  在书的海洋中,《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深深吸引了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繁琐的条条框框;没有密密麻麻的理论文字;没有完全讲诉性的表达,而是让我跟随着作者的问题,寻寻觅觅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让我从100个案例点评中获得新知,它更贴近我们的工作生活。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思考和探究。  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

2、、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想要教育好学生,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在书中王老师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

3、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不起劲,并不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那么,我在教学过程中,也犯过类似的错误。通过阅读,我明白了要利用自身的教育智慧,学会对症下药。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医生越老越值钱,而教师老了就不行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

4、你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一招鲜”,当然谁都可以替代你,年轻人体力比你强,能“全场紧逼”,能加班加点,当然就比老教师有优势了。很多没有技术的工人40多岁就退休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那为什么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而教师就可以拼体力呢?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 “医生无法用权力控制病人而使病人康复,他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病人是否康复,比较容易看清楚,做假困难。所以医生都倾向于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

5、医生。总之,医生工作的性质迫使他们不得不用科学的态度思考问题,不得不把专业水平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师手中有权,这权力虽然不大,可是对于孩子是有权威的。教师可以用各种手段迫使学生照老师说的去做,而这常常比提高专业水平更有短期效果。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其实都用来管学生(把自己当成“监工”),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这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才能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

6、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我会努力的把我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智慧的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成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有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