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

《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

ID:9309137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27

《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_第1页
《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_第2页
《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_第3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课堂简录 导入:              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那么《琵琶行》是一首诗,在没有看课文之前,你猜测它可能是一篇什么诗?(学生异口同声:叙事诗)它真的是叙事诗吗?请听录音。              听完录音,证实刚才所言非假。既然是叙事诗,那么这首诗叙了什么事?(学生根据叙事作品的几要素对诗进行概括。是诗人迁至浔阳,夜晚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通过叙述,诗中写了几个人物?(有学生抢答:两个。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歌女)              (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大致了解的基

2、础上,问学生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中国人有四大喜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诗中歌女与诗人是哪一喜?有学生抢答:第二喜。老师不说话,只是笑问同学:他说的对吗?答:对。呵呵,老师笑笑。故意卖个关子。在这别有深意的一笑里,鬼精灵的学生立刻会读出其中的意味。(当然不对,因为他们两个不是故知。嘻嘻)              借此老师乘机一问:两个人不是故知,但却有相似之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个很容易:一是同来自京城,二是才华都出众,三是都来到浔阳城,四是都是沦落人。用作者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3、相逢何必曾相识。再进一步问:是谁造就了他们的命运?学生都成油条了,一问这要的问题,他们立刻就说是社会制度。对于这个问题,这个答案也颇为合适。于是点到为止,不再做深入。                     下面转入音乐欣赏:         板书下面一行字: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白居易听《琵琶曲》有感(老师揣测)         问:琵琶曲真的那么美?(学生摇头:不知道。其实我也五音不全。可是试听过后,感觉还是找到了一点。)不知道,那就听听看。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              听完曲子,你

4、认为哪一段与你心有戚戚焉?(齐声答:第二段。)请学生大声读出他认为有感触的句子。(从“大弦嘈嘈”到“四弦一声”)读完之后,让学生谈感觉。         引子:子在齐闻,三月不知肉味.         学生发言很热烈,你言他语,把歌女的弹技与诗人的写技都说得差不离了。乘学生余兴未尽,接着问下一个问题。本诗对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这个问题也是挺容易的,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并很快搞清哪是明哪是暗哪是略哪是详。下面转入对第二次的欣赏。学生资料上和课本的面有十分独到的分析,于是不再开讲。                   

5、 结束语: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第一把是数学,第二把是文学,第三把是音符。中国文学史上,《琵琶行》是文学与音乐中的极品,请同学务必务必要求自己顺背如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