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ID:9313197

大小:144.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27

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资源描述:

《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7期2003年12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TECTUREVol.29No.17Dec.2003·87·文章编号:100926825(2003)1720087202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高海海摘要:就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在热负荷计算、系统形式选择、直埋敷设采用的塑料类管材特性及其选择计算进行了较详细的归纳与总结,通过类比分析,给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相关计算参数。关键词: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管材选用中图分类号:TU832.1文献标识码:A引言察,大多数燃煤锅炉房为了供热质调节在间隙运行。锅炉压火期为了解决热计量

2、和收费问题,提高住户的节能意识,JGJ262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部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均对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提出了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的要求。但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设计目前尚无国家规范可循,提高该系统的设计水平已受到普遍关注。1供暖负荷计算由于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源于供暖费用的改革和热作为商品的特性,其供暖设计负荷的计算除应满足已有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户间传热的影响和室内设计温度的提高,以确保在临室间歇供暖及大幅度调节室温的情况,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给用户留有一定幅度内热舒适度的选择余地。其中户间传热负荷并不会

3、使建筑物总供暖负荷增加,因此仅作为计算户内供暖设备及供暖管道的依据,不得计入户外供暖系统干管及室外供热系统的计算。对于燃煤锅炉房供热是否要在户内供暖负荷计算时进行附加,是没有必要的。1)在供暖负荷计算时,是按20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d考虑的,在供暖运行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锅炉是不需要满负荷连续运行的,只要建立合理的运行制度,在最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即在室外气温不大于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锅炉按设计工况连续运行,就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如果设计时,为了迁就目前供热制度某些不合理现象,而人为地对室内供暖负荷进行附加,会助长不合理的运行制度“合法化”,造成在供暖运行期的绝大多

4、数时间里,供暖设备的低效能运行。2)根据多年的运行观间,循环水泵仍在正常运行,系统仍在供热,只是供水温度有所降低,间隙时间长短根据室外气温的变化和回水温度的高低予以调控,实践证明,这种供热制度可以满足现有未考虑负荷附加的建筑供暖要求。2系统形式住宅分户热计量供暖室内系统形式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该系统立管易于布置在建筑的公用空间,而且对高层建筑供暖系统的竖向分区具备较好的条件,其共用立管有上分双管式和下分双管式。户内独立系统大多为上分双管式、下分双管式、下分放射双管式、下分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由于共用立管采用下分双管式,不仅管系简洁,节省管材

5、,而且可利用重力作用水头与立管阻力相抵消,有利于克服其系统垂直失调,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应优先采用。对于户内独立系统,上分双管式由于供回水管道布置在本层的顶板下,每个房间都要布置一对立管,影响建筑美观,管材用量较大,建筑二次装修费用高,较难被住户接受;下分双管式、下分放射双管式、下分水平串联单管跨越式系统管道可布置在本层地面上(过门可埋入地面垫层内)、地面垫层内或镶嵌在踢脚板内,易于建筑二次装修,不会影响建筑的美观,占用户内空间少,在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已商品化的时代,易于被住户接受。因此,投资条件许可时,设计应优先采用下分双管式、下分水平

6、串联单管跨越式户内供暖系统。由于目前形成的供暖热源,不论一次侧还是二次侧水系统的力计算,还包括相关设备、管材的选用和为达到某个目的所选用的给排水工艺设计。由于建筑给排水在建筑设计中所占比例不大,大多数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业主会针对设计进行索赔。随着建筑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导致从业各方的利润下滑。各方为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失,索赔事件必然将不断发生。参加设计保险是设计单位回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但设计人员还应努力做到按合同约定交付设计文件,尽力提高设计质量,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并应注意设计文件的周密性,防止因文字或图

7、纸表达漏洞造成业主索赔机会,同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应及时与业主书面沟通,必要时请业主函复,并保管好这些往来文件和会议记录,以便明晰双方责任,减少业主索赔机会。由于索赔机制的建立,必然会使设计人员更加认真、细致的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设计最终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只要设计方已尽力做到了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设计,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设计方也未必就一定要承担责任。Experiencesin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ofbuildingsXINGXiao2dong(GuangzhouBranchofShanxiInstituteofArc

8、hitectureD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