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

ID:9315028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7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_第1页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_第2页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_第3页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_第4页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述中阿关系的纽带——丝绸之路1、历史中的“丝绸之路”与“香料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在历史上,以丝绸为代表的丰饶的中华物产,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艺术民俗等等,曾经沿着这条大道通过精明的阿拉伯商人不断地流传到了中亚、西亚乃至更远的欧洲。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贵重金属、玉器以及其他商品的贸易;艺人和工匠们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启发下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外交使节通过丝绸之路寻求政治联盟和传播宗教信仰。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139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奉命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据史记《大宛列

2、传》记载,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派使臣到达黎轩,即现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据记载,有埃及艳后之称的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公元前69年—前30年)非常喜欢中国丝绸,据传她曾穿过用中国丝绸做的衣服。另据记载,公元97年,东汉西域都护班超奉命再度出使西域,他的副使甘英到达条支,即现在的伊拉克和叙利亚一带。陆上的丝绸之路从中国汉代(公元前206—220年)都城长安出发,西去经天山南北,由喀什穿越现在的阿富汗,抵达安息,即现在的土库曼斯坦和伊朗一带,然后到达条支,即现在的伊拉克、叙利亚,再延至埃及等地。中国人通过这条交流之路带往西域的商品多为丝绸,因此被称为“丝绸之

3、路”。与此同时,中国还带去其他纺织品、瓷器、漆器等特产,并把中亚和阿拉伯地区的特产带到中国,从而促进了中阿之间的交流。早期的丝绸之路大致走向是,东起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出陇西高原,经河西走廊的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安西至敦煌。由敦煌西出阳关或玉门便分为南北两路。据《汉书》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自鄯善(新疆罗布泊南及西南若羌、和田一带)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新疆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乌兹别克斯坦的卡散赛一带)。”也就

4、是说,南路从敦煌沿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北麓到喀什;北路从敦煌穿过沙漠沿天山南麓到喀什。2、历史的丝绸之路在中阿两地中的作用体现2.1唐时丝绸之路发展到最繁盛,中阿开始通过此互通使节中国在唐代时商业发展迅速,为了重新打通这条商路,唐王朝击败突厥,控制了域各国,设立安西四镇,重修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将丝绸之路打通至中亚。这样一来丝绸之路上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这一时期,除了大唐王朝的繁荣安定外,丝路上重要的东罗马帝国与波斯王朝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令这条商路再度迎来了繁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进入衰退期,退出了对西域的征伐,阿拉伯的势力和影响逐渐拓展到西

5、域各地。651年,阿拉伯人灭波斯,将其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就在征灭波斯这一年,阿拉伯的使者也首次抵达长安。从此,唐王朝同阿拉伯帝国之间不断互通使节,双方建立了频繁的交往。唐朝时实施开明的对外政策,鼓励中外平等交往,尊重外国人员。在这种政策的刺激下,在唐太宗执政期间。无数的商旅使节来来往往,各色新奇的商品与文化在这里频繁交流,丝绸之路在这个时候进入历史上最繁盛的阶段。2.2伊斯兰教随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公元八世纪以后,中亚伊斯兰化浪潮波及到我国西北,回纥(即以后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成为伊斯兰信仰民族;一部分通过丝绸之路移居我国西北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民族与

6、当地民族融合,形成回、东乡、撒拉、保安族等后伊斯兰化民族。今天,我国西北的主要少数民族蒙、藏、回、维吾尔、哈萨克即与上述古代民族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西北民族自治区域也就是他们在丝绸之路历史上与汉民族交流范围的自然延伸。中国与阿拉伯一伊斯兰世界的友好交往使伊斯兰教完成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并成功融入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璀璨的组成部分。2.3阿拉伯商人的频繁交流促进了两地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人把印度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使节和民间来往更加密切。从南北朝到唐代,伊朗的祆教、摩尼教、基督教(景教)也先后传入中国。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丝绸之路

7、曾是西方罗马帝国与古代中国之间唯一的商业通路。商人们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贵重金属、玉器以及其他商品的贸易,艺人和工匠们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启发下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外交使节通过丝绸之路寻求政治联盟和传播宗教信仰。3、复兴的丝绸之路——文化的融合吸收随着中阿双边政治、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同所有的阿拉伯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并在这些协定的框架内,签署了一系列的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双边文化高层互访不断,为中阿官方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3.1中国特色在阿拉伯重焕青春中国文化部非常重视与友好的阿拉伯国家进行文化交

8、流与合作。近几年来,中国文化部先后在阿拉伯国家举办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