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

ID:9315847

大小:866.9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7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_第1页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_第2页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_第3页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_第4页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股权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V01.22N0.5竺竺.■回■■■一股叔分置改革回顾与展望摘要:股权分置改革经历了理论争鸣、试错阶段和悲观、彷徨阶段,现处于乐观、全面推进阶段。必须充分认识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采取多种配套政策和措施以强化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全面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关键词:股权分置;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_0594(2006)05-005l_05收稿日期:2006-05—26口几权分置改革是迄今为止影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其不仅与刀X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各种中介机构等市场参与各方

2、的未来运作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整个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更是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完成股权分置的改革.整个股权分置改革工程已F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即使全部上市公司都完成了以支付对价为标志的改革,国有股、法人股获得今后可以上市流通的权利.也并不能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大获全胜,可以鸣金收兵,因为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种被暂时掩盖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暴露出来,推进改革并使改革获得效用最大化的各种配套措施和机制更需要花大力气来建设。因此,适时对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分析总结,尽早发现其中的

3、问题,并对将来应该采取的各种对策和措施进行未雨绸缪的安排,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对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回顾总结目前的中国股权分置改革进程,其实际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理论争鸣、试错阶段,悲观、彷徨阶段。乐观、全面推进阶段。(一)理论争鸣、试错阶段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推进虽然是以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有关问题的通知》)为标志,但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探讨和试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展开,只不过当时这种改革不是冠以股权分置改革,而是先被称为国有股流通,后又被称为国有股减持。1999年9月2

4、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王园林1分国有股”。根据上述文件精神,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10月26日宣布采取配售国硷随皆2有股的方式进行国有股减持,并于12月15日批准中国嘉陵和黔轮胎的国有股向环仉风流通股股东进行配售以达到减持的目的。但是,方案实施过程中两家公司流通股股1’’不引晒引则\于东放弃大量获配股票,且基金并没有要求认购,以及方案实施后股价水平逐渐走低。乐J州510420使得国有股减

5、持配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宣告本次试点全面失败。2·长江水利委员会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财务经济局行办法》规定:国有股减持主要采取国有股存量发行的方式,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湖北武汉430010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51万方数据第22卷第5期己嘶年9月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存量出售收入,试点公司——三一重工、金牛能源、紫江企业、清华全部上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标志着以市场定价同方等,其改革方案和最后的市场表现也显现出了方式减持国有股的正式开始。但是,在少数几家公司

6、令投资者和有关管理部门非常担心的一些问题,突采取这种方式减持国有股后,市场出现暴跌走向,致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流通股股东虽然在形式上使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lo月22日晚不得不紧急具有对公司是否进行股权分置试点的决定权,但实宣布,停止执行“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向公际上或者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只在一定限度内具有共投资者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不敢轻易对上市公司的试点进10%出售国有股”的规定。宣告本次国有股减持再次行否决,因为越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对流通股股东失败。越有利:二是不同素质的上市公司对待股权分置改经历了1999年和2001年

7、国有股减持的两次失革试点的态度有着明显的差别。素质较差上市公司败,管理层认识到国有股减持的理论和实施方案在的大股东减持股份的意愿较强烈,而素质较好上市当时的条件下可能还并不完全成熟.因此向社会各公司的大股东则缺乏减持股份的动力:三是投资者界广泛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这不仅使社会各界有获得“对价补偿”的额度与公司素质呈现反比例变机会对国有股减持提出更多科学性日趋提高的方化.即素质越好的上市公司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越案,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国有股减持的理论探讨。促使低.素质越差的上市公司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相对理论界认识的趋同性逐渐提升。理论界的一些观点要大得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