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

ID:9318758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7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_第1页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_第2页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_第3页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_第4页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 徐进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者承诺: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抄袭等违法违规行为,文责自负创设“实在美”的小学数学课堂内容摘要:在新课标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教师为了“做秀”使得整个教学华而不实,没有实效。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数学,还是让数学课堂在“时髦”的同时又不失其实效性。主要从三点论述:一、创设的情境需真实二、教法要随机应变三、学生的活动交流需真实因为只有这样,才会省下各种各样“做秀”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中精力重点攻克重难点内容,从而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关键词

2、:新理念数学课堂正文:今天,新课程、新理念已经走进课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求形式、摆花架子,使得整个教学华而不实,甚至失去了个人教学风格到头来是得不偿失。相反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深受学生的喜欢。那么,什么样的课堂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和谐的课堂呢?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从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情境的创设需自然、方法指导机智灵活、活动交流实实在在。一、创设的情境需真实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为让学生能快乐学习

3、数学,创设一定的情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创造合适的情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愉快而有效的学习。但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而弄虚作假,创设牵强的情境,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甚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怀疑、反感,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在创设情境时,应考虑到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贴合学生的“亲身经历”,一般为:出示相关的情景,展示出知识形成的过程,使数学概念、规律自然地产生出来。例如《求平均数》一课的教学设计,导入就非常的贴

4、近学生的“亲身经历”。课例1求平均数的导入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生1:我喜欢足球。生2:篮球。生3:乒乓球。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你们看怎么样?生:好。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一个代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赛,得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利队”。另一对也写了“必胜队”)师

5、:好。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预备,开始!20秒后,师:喊停,然后统计:“必胜队”:30,“胜利队”:29。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必胜队”。“胜利队”服不服气?“胜利队”:不服气!师:为什么?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次数写在黑板上。)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必胜队”的总数各是多少,报数。生;11

6、8,124.师:现在胜利者是“必胜队”,可以吗?生:不可以。(这时,师走到胜利队的同学面前。)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欢迎吗?胜利队:欢迎!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生;140个。师;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生:不同意!师:为什么?生;胜利队这边有5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次,不公平。师;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学生开始思考,

7、相互交流。)(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求平均数。)师:怎样求平均数呀?生;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理解。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

8、对求平均数的意义、表达方式油然产生,极自然流畅。实际上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的目的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加深对所学内容数学意义的理解”,若直接从给一组数据入手,引导给出平均数的含义,结果可能是学生越听越糊涂,因为对于学生而言,用一个学生不熟悉的数学情境,来呈现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是问学生会感兴趣吗?会有学好的欲望吗?对于这样的设计我认为不要也罢。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少一些矫揉造作的情境设计,而要追求能使学生体验到自然、真切感受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内容要简洁。因为,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