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

ID:931955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_第1页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_第2页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_第3页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断想张修龄【内容提要】学习本国语言文学,包括接受古代文学的熏染,几乎可以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对于从事成人教育的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使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常新不衰,如何使成教学生在走向现代化之路上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人长期以来从事成教的古代文学教学工作,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并生发出对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走向的思索。【关键词】成人教育;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成人教育的古代文学作品如何适应人文科学的总体发展需求,并有益于培养高素质的全新人才,

2、需要我们深入探索古代文学教学、科研的拓展新路。眼下古代文学教学的低迷情势,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太高,认为古代文学作品,与市场经济、现代生活相隔太久,学不学与成材并无太大关系,因而对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浮马虎、不求甚解等问题,特别对古代作品简单的字音、字形、词义、句读的认识与理解,时有差错。就教师而言,可说已做到了尽心尽力,每位任课教师都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规范授课,精心准备,严格要求,调动一切手段以加强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丰富性和有效性。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是需要综合治理的,要

3、使情况改观确实还有待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探究古代文学作品在成人教育中不被重视的深层原因,改变教育界内外的错误观念;其次还须使学生理解各门类学科的相通性,认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要性;还可针对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独特性,试行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人教育还要不要学古文,不仅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而且整个社会程度不同地存在重应用轻基础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语文课的设置被视为软任务,本国语言文学的教学还比不上外语受重视,古代作品的讲授更是可有可无的了;师资的配备带有较大的随意性,部分主管领导忽视教师古代文学

4、学养的考察与审核,甚而以为会写中国字、会说中国话的就能教语文;语文教材单调老化,图书资料难以查找语文教学硬件不“硬”。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重视,成教学生毕业后的阅读能力、人文素养,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接受和发扬,可能会打折扣,很难设想一个对本国优秀文化遗产不甚了了的人会在道德品质、理想见识等方面出类拔萃。成教语文教学有其明显的工具性、实用性,更包含着深刻的人文性,这本是毋庸置疑的,而古代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为古代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历史地理、民族风俗乃至科学技术等各

5、方面知识,诸子散文的论辩艺术,庄骚作品的想象能力,魏晋文章的冷峻通脱,唐诗宋词的情理相生,山水游记的精细考察,科普小品的具体入微,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格培植的深厚基础,从中还可预见本民族科学文化和各个行业的大致走向,及早提出符合国情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判断,以顺应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当前常常用以作为现代化水平标志的城市风格、道路建设、环境优化以及衣食住行消费,一旦离开了自古以来的民俗风情和审美习惯,还有什么中国特色和人性化可言呢?我们在求发展、奔小康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非常值得深思

6、了。有些人或许并不了解,从古代的张衡、沈括、徐弘祖,到现当代的丁西林、胡先骕、竺可桢、苏步青、顾毓琇,许多一流的自然科学家竟都有厚实的传统文化素养,有的甚至本人就兼有文学家身份。离开了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是难以建立一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大军的。针对眼前不尽如人意的语文教学现状,除了已经提及的社会原因需要综合“治理”外,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加强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授,并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成教语文教学基本不受应试教育的限制,这里就有它的两面性了,失去了统一考核的紧箍咒,其负面效应是教学双方在指

7、导思想和计划手段上都有所放松,但同时也使教学更有自由度,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作多方面的尝试。根据从事成教语文教学的实践,本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都有了自己独特的体认和经验。首先,我们要正视中学语文教学在成教学生身上留有的痕迹和惯性。成教语文课是对初、高中同类课的衔接与提高,教师要善于发现中学语文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应该说成绩中等以上的中学毕业生,一般能读懂不太深奥的古代诗文,并表现出一定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可以说出课内外学过的古代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记得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及风格、流派;

8、解释文言文的字词句大致到位,具备有关古代文体的基本知识。但我们还是发现,刚进成教的学生,在作与古代文学有关的练习、测验、考试时,好上纲上线,“重道轻文”,现出某种程度的泛政治化倾向;缺乏个性,刻板单调,乱贴标签,将审美对象分解为程式与套路;口气很大但却空洞,东拉西扯,漫无目标;下笔常常矫情,无病呻吟,年少而多愁;在遣词、造句、行文及书写等基本功方面,也是不容乐观,错字、病句时有出现,语序凌乱,言不及意……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教师对此不该熟视无睹,而应对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