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ID:9320043

大小:25.2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27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_第1页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_第2页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_第3页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_第4页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须知一、注意个人预防、避免病原传播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动物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动物群间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助动力。在此过程中,人畜共患性的疾病如炭疽、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鼻疽等还能造成人类感染、发病,甚至在人群中引起广泛流行。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大家公认的人畜共患病外,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达1415种,其中868种(61%)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感染和传播,皆为人畜共患病原体。在兽医传染病学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对象和材料大多与患病动物及其病原微生物有关,操作者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甚至感染自身、危及生命。因此

2、,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如下:1.接近患病动物或实验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衣帽,必要时(接触或操作危险材料时),要佩戴口罩、穿戴胶靴、围裙、袖套、手套及眼镜。上述衣物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立即就地消毒清洗;必须携回处理时,要包扎严密,保证安全,防止病原菌污染。2.实验操作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勿以手指或其他器物等接触口唇、眼、鼻及面部。操作时(尤其是危险的操作),务须严肃认真、聚精会神。手及面部有伤口时,应避免操作危险材料,必须操作时应涂碘酒,用胶布包扎,或戴橡皮手套。3.危险材料及其污染的器物处理: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防止引起疾病流行或

3、危及他人:(1)使用病理性材料,尤其是危险材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盛放器皿应轻拿轻放,确保液体不能流出。(2)实验用过的动物尸体,内脏、血液等废弃病料,以及废弃的病原培养物、生物制品等须深埋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焚烧、煮沸、高压灭菌等)后丢弃到公共垃圾处理场,严禁将未经消毒的危险性材料直接丢弃。(3)用过的棉球、纱布、吸水纸等污物须置于固定容器内统一消毒处理,不得任意抛弃。(4)使用后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应定点存放,统一清洗、消毒,不得随处乱放。4.意外事故的处理:万一危险性材料滴出或打翻,或出现其他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1)手指及皮肤被扎伤、污染,应立即用2%来苏

4、儿(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药)洗涤,或2%碘酊棉球擦拭,然后75%酒精棉球再次涂擦。(2)危险性材料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或5%硼酸溶液冲洗,必要时立即就医。(3)危险性物品吸入口时,应用清水或10%硼酸溶液漱口,必要时立即就医。(4)衣帽被污染,可用5%石炭酸、10%福尔马林等浸湿消毒,必要时须用碱水煮洗或高压灭菌。(5)桌面、地板或地面被污染时,应用5%石炭酸或10%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当消毒药液蘸湿布片覆盖,经30分钟后拭去洗净,或倾注多量药液使充分湿透。5.实验完毕,必须洗手消毒后方得离去。消毒时可先用1—3%来苏儿溶液或其他适当消毒药液洗涤,然后在普通水中用肥皂及指刷充分洗刷干净。二

5、、一般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复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术,以免实验时计划不周,徒劳忙乱,影响实验效果。2.实验时应作记录。事先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在实验时就实验的题目、内容、方法和结果等作必要的或详细的记录,以供日后查阅参考。3.遵守实验程序,服从教师指导,尤应注意出外实验时的组织性和纪律性。4.要有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任何细微或简单的操作,均不可潦草应付或不动手。5.爱惜药械和仪器。使用药品力求节省,不可浪费。对器械,特别是精密仪器,必须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切不可粗心大意,草率从事。实验一消毒一、目的1.掌握消毒的方法2.

6、了解常用化学消毒药及其使用方法3.掌握检查消毒质量的方法二、消毒的种类和方法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2.随时消毒(应急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临时性的消毒。3.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消毒的方法:1.机械性清除:用清扫、洗刷、通风等机械性的方法清除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2.物理学消毒:用物理学方法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阳光高温:火焰烧烤、煮沸消毒、蒸气消毒3.

7、化学消毒: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4.生物热消毒:这是消毒粪便常用的消毒方法。在粪便的堆沤过程中,利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热,可以使温度高达70℃以上,经过一段时间(1~3个月),可杀死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三、化学消毒剂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不同可分为1.碱类2.酸类3.酚类4.氧化剂5.卤素类6.醛类7.表面活性剂8.醇类9.重金属类10.染料类畜舍常用消毒药及使用方法1.氢氧化钠 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2%-3%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