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

ID:9320173

大小:63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27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_第1页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_第2页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_第3页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_第4页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5年第五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应征会议论文(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最优激励与激励相容——相互持股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TheFirst-bestIncentiveandtheIncentiveCompatibilityintheConditionoftheDualStatusofthePrincipalandAgent:AnGameTheoreticalAnalysistotheMoralHazardinCrossShareholdings高煜曹大勇GAO,YuCAODa-yong(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

2、10069)(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9,CHINA)摘要:在明确相互持股条件下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的情况下,从代理人的转移支付方式、委托人最优激励选择和激励相容条件的变化及其存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内部激励问题的变化,目的在于揭示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企业内部激励效率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激励问题的角度分析相互持股的效率。Abstract:Inordertoanalyzethechangeoftheincentiveprobl

3、emsinsidecorporationsintheconditionofthedualstatusoftheprincipalandagent,andtoanalyzetheefficiencyofthecrossshareholding,thispaperanalyzesthedualstatusoftheprincipalandagentinthecrossshareholding,andthen,fromthechangesandtheconditionsofagents’transfers,principals’bestincen

4、tivechoiceandtheincentivecompatibilityconstrains,analyzesthechangesoftheincentiveproblemsinsidecorporationsinthecrossshareholding.关键词:相互持股;道德风险;激励相容Keywords:crossshareholdings;moralhazard;incentivecompatibility一、引言目前,激励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组织中的激励问题是关于经济组织效率的一个根本问题。企业中的激励问题,

5、缘于在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的当事人(即委托人和代理人)19之间有关代理人信息的不对称性。对于激励问题的研究,现有的激励理论已经建立了对于多种情形的分析体系,包括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一个委托人和多个代理人,以及多个委托人等情形下的有限责任、多重任务、搭便车、串谋、有限承诺、重新谈判、隐性激励等问题的研究。激励理论的这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肯尼思·阿罗将激励理论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思想称为“近四十年来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的发展”。然而,虽然现有的激励理论分析了多种情形下的激励问题,但是有一种情形的激励问题却在研究中被忽视了,这就是委托人—代理人双重

6、身份下的激励问题,即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任何一方既是对方的委托人,又是对方的代理人的情形下的激励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分析,决不是没有现实意义的。虽然在美英A-system中单向持股情况下,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在日本企业中大量存在的相互持股情况下,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激励问题的研究对于J-system中的激励问题研究,以及完善激励理论的分析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国将于2005年推进国务院国资委与省市国资委所监管企业之间的股权置换,通过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相互持

7、股,推进中央大型企业和地方重点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因此,对于相互持股中激励问题的研究,对于为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选择与建立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确保中国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的激励问题中,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及不可检验性是三个基本的类型。本文分析的是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道德风险问题。本文遵循规范的激励问题分析框架,分析了相互持股条件下,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时代理人的转移支付方式、委托人最优激励选择和激励相容条件的变化及其存在条件,目的在于揭示委托人—代理人双重身份下的企业内部激励效率的变化,从企业内部激励问题的角度分析相互

8、持股的效率。二、相互持股的一个一般模型由n个企业组成的相互持股关系可以表示为:{(ω1,…,ωj,…ωn),(α12,…α1n),…,(αi1,…,αi,i-1,αi,i+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