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

ID:9351836

大小:1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28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_第1页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_第2页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_第3页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_第4页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改进 [摘要]:通过利用椭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的变化以及偏振光的反射、折射,有菲涅尔公式推导,进而测得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做出具体的计算机画图程序便于查找计算,并分析现有仪器的缺陷,改进测量薄膜厚度的方法。引入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源来解决周期厚度的问题,同时提供了确定波片快慢轴的方法。 [关键词]:椭圆偏振光菲涅尔公式画图程序厚度周期数快轴多光束干涉算法 正文对于厚度在纳米级(约为10米)的薄膜,其厚度的精确测量。椭偏法有着很高的精确度(比一般的干涉法高一至二个数量级)和灵敏度,它的误差范围低于纳米级。但是因为数学上的困难,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计算机出现以后椭偏法

2、才真正发展起来。除了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椭偏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测定金属的复折射率和材料的吸收系数等光学上的应用,以及在半导体,化学,生物和医学等。这里简单由实验原理推导,先把最终的公式列出对于本实验,所用仪器是让波长单一的单色光经起偏器后变为线偏振光,使之通过1/4的波片同时让快轴与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呈45度,以获得椭圆偏振光,在镀膜的样品上发生反射后再经检偏器观察投射到探测器上的光强。这样在不断调整起偏器和检偏器的方向可得消光,至此利用一系列的公式可得厚度和折射率。(仪器如图1)公式推导:主要讨论在薄膜上反射的光学原理,(如右图2角度和折射率、字母已标出)只需要将薄膜入射光(椭偏光

3、)和反射光(所得线偏光)中p波和s波的振幅变化关系找出即可。把薄膜和衬底作为一个整体的光学元件可以看到反射的情况。由折射定律有,其中=1(空气)。考虑两束相邻的反射光,其光程差(****此处是否有/2的相位差取决于和的关系,具体说就是所测量薄膜及其衬底折射率的关系****)因为则相位差为………(1)由多光束干涉的理论易得 其中利用到菲涅尔公式和斯托克斯定律(从略)有这样的定义椭偏参量Y和D,即得前面的公式。根据传统的方法,调整仪器逐步测量,结果处理在下文叙述。利用这种方法有着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当被测薄膜超过一个周期时,仅凭借测量数据查表不能知道其真实厚度,此时就要考虑用其他方法来做了。如迈克

4、尔逊干涉法的调整(我自己设计的也参考部分参考书);又如利用杨氏双缝干涉仪器来测周期;或者通过用两种不同色光来测量,带入公式计算出N组值来对照(此种方法下面具体介绍)。我们看杨氏实验是不能实现的,其仪器图件右面,(如图4)因为要求激光通过薄膜,而本实验将薄膜镀在了衬底上,无法让光通过。再考虑迈克尔逊干涉法,似乎是书上都有的,但是,在实际的实验中当光射在薄膜表面而反射后光强是降低了很多的,具体的式子可以表明光强的变化。这样在与另一束光干涉是条纹是难以看到的。那就利用绿光(波长532nm)来做这个实验,利用测得的折射率相同,而厚度可能不同。这样将厚度加上若干周期厚度,然后于红光测得的对比,在误差允许

5、范围内,可得到同样的值,而这就是真实厚度。那么,公式是否适用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推导过程,得直观来看并不改变,有个前提就是要求此时的波片是绿光的1/4波片。再看与起偏器方位角P的关系,经过仔细的推导验证得到结果仍然成立。(如下图)事实上,因为只有波长变化,而反射前后这些公式都与之无关。其中,p轴为旋转调节前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s轴与之垂直。而实验时1/4波片的快轴(对负单轴晶体为e光)与p轴成45度角,现在又面临一个问题,原有仪器的波片将不适用。在实验室中,不难找到1/4的绿光波片,(如新进的莱宝实验仪器中测量偏振光的波片)。但是这样的标出的光轴是快轴和慢轴并不知道,这也是一个

6、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原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波片的快慢轴,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无法实现。)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另一个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绿光测得两组数据有一组是显然可以舍弃的。究竟该舍弃哪个有什么决定呢?是由计算并观察其对称性确定。具体地说,分别投影到x,y轴,再相叠加就是入射薄膜的p波和s波的复振幅了。入射光的p分量和s分量的相位差为π,反射光中的p分量和s分量的相位差为0或π。(线偏振光的性质)这样转动检偏器丝毫不影响所观察的光强,要注意的是,在0~180度附近都可能为零点。根据测量数据,,很不对称,则这个测量结果该舍去。其对应的此时的光轴为慢轴!(****这里提供了由一已知快轴的波[片

7、确定另一波片快慢轴的方法****)当激光直射通过测得数据列表如下(红光)由(1)式可得周期厚度()绿光周期厚度测得结果为在一个周期内两个厚度相差10nm左右,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呢?回答是肯定的。系统误差可由仪器等原因造成。现以红光测量为例,在测量中实际操作时发现当光路调节准直时,仪器的检偏器和起偏器并未严格成180度角。取此时偏差为5度,则在旋转探测器使入射光以70度角入射时,带来了同样的误差。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