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

ID:9367917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_第1页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_第2页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_第3页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_第4页
资源描述:

《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制作依据】法人或其他组织民事撤诉状文书样式供法人或其他组织撤回起诉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撤诉是指原告在宣判前,申请撤回起诉。撤诉可以是在第一审程序中,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请求,也可以是在第二审程序中,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行使处分权的行为。但是,当事人对这项诉讼权利的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一般情况下,申请撤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才能得到人民法院的批准:1.申

2、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由于参加诉讼后处于原告的诉讼地位,因而,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申请撤诉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的诉讼正常进行。2.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除自己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胁迫的方式,迫使原告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3.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申请撤诉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能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不得有损于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否则,撤诉申请将不为人民法院准许。4.撤诉必须撤销全部诉讼请求。撤

3、诉是指原告撤销了自己起诉时提出的和诉讼中增加的全部诉讼请求;如果只是撤销部分诉讼请求,不能视为撤诉,应视为原告放弃了部分诉讼请求。如果原告在撤销了全部诉讼请求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诉讼请求,如请求人民法院批准和执行当事人自行和解的内容的,不能视为撤诉。5.撤诉必须在宣判前提出。当事人申请撤诉要受时间的限制,即当事人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宣告判决前这段时间内提出。在宣判以前,原告或上诉人都可撤回起诉或上诉。6.撤诉申请应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原告撤诉,必须向原受诉法院提出申请。申请撤诉,是原告的一种诉讼权利。撤诉制度是起诉和上诉制度的相应制度,撤诉权是起

4、诉权和上诉权的相应权利。因此,基于诉讼法律机制构成的合理性,有起诉和起诉权、上诉和上诉权,就应有撤诉和撤诉权。我国民事诉讼法既尊重和保障当事人这一权利的实现,同时又规定人民法院要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当事人撤诉的权利只有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才能实现,这又体现了国家对民事诉讼的干预原则。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撤诉,一经人民法院准许,将产生以下效力:(1)终结诉讼程序。原告申请撤诉,经人民法院审查作出准许撤诉的裁定后,即产生终结诉讼的效力。此时,诉讼法律关系归于消灭。(2)原告撤回起诉后,通常视为未起诉,即视为诉讼程序没有发生,因此原告撤诉后原则上仍可以再起诉。(

5、3)申请撤诉,诉讼费用应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文书样式】民事撤诉状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申请人因一案,于年月日向你院起诉,业经你院立案受理。现因特此申请撤回起诉,请予核准。原在起诉时,附送证据材料共件,请予发还。此致人民法院申请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年月日【填写说明】一、首部标题,写明文书名称“民事撤诉状”。二、正文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填写申请人基本情况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申请人是法人的,写明法人名称和住所,并另起一行写明法定代表人及其姓名和职务;申请人是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组织

6、或起字号的个人合伙的,写明其名称或字号和住所,并另起一行写明主要负责人及其姓名和职务;申请人是个体工商户的,写明业主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所;起有字号的,在其姓名之后用括号注明“系……(字号)业主”。(2)有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的,应列项写明其姓名、性别、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所,并在姓名后括注其与申请人的关系。(3)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列项写明姓名、性别、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所,如果委托人系律师,只写明其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2.案由。“申请人因一案”中的空白处填写民事纠纷的当事人的姓名和案由。3.说明起诉受理事项。写明起诉的具体日期,即

7、“于年月日向你院提起起诉,业经你院立案受理。”4.“现因”之后的空白处写明申请撤诉的理由。原告人起诉以后又自行撤诉,一般基于以下原因:第一,被告满足了原告人的诉讼请求。即被告人认为原告的要求完全合情合理,自愿满足原告的诉讼要求,愿意承担诉讼费用。不过,这种情况仅限于财产内容,如果被告完全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要求,则应写明被告在什么时间、采取什么方式满足原告诉讼请求的。第二,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后,案件尚未经法院审理,或者虽经审理,但当事人双方在法庭以外相互谅解,将所争执的问题自行消化,达成了和解的协议。这种情况,应写明争执的标的是什

8、么,是如何协商解决的。第三,原告人发现自己起诉不当,应具体写明为什么不当;或者收集不到必要的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