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

ID:9370074

大小:2.2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29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_第1页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_第2页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_第3页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_第4页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俄罗斯的VHF反隐身雷达隐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结合有效的战术来设法降低飞机的可探测信号,压缩对方各种探测设备对隐身飞机的有效探测距离。其重点是设法降低飞机的雷达回波信号、对外辐射无线电信号和红外特征。由于红外信号受云雨影响衰减很快,如何降低前两者信号强度是当前隐身技术发展的重点,虽然随着红外探测技术进步,各种红外侦测器材的作用距离和精度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降低飞机雷达回波信号,一般采用的是外形隐身和材料隐身两种技术,通过对飞机外形的修改实现雷达波散射、折射和绕射,降低雷达回波强度;通过涂抹特殊隐身材料来降低特定

2、波长的雷达回波强度,这两种技术都是目前隐身领域最常见的技术。而如何降低飞机对外辐射无线电信号,这方面知道的人不多。说到底就是降低机载雷达发射波和数据链通信时被对方截获的可能性。就拿F-22战斗机采用的低可截获性(“”LPI)通信技术来说,原理也不复杂,就是使用宽频谱跳频通信、类噪声波形调制和伪随机扫描模式进行通信,使得对方难以截获定位。而现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可用频谱范围可以跨越千兆以上,使用扩频调制后的脉冲串工作,那些冷战后期研制的晶体管雷达告警接收器很难捕获这些雷达信号。低波段VHF雷达是对付隐身飞机的利器  

3、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F-117A隐身战斗机携带精确制导武器,在空中预警机配合下一举摧毁萨达姆苦心经营的苏式防空体系震撼了整个世界。苏式防空体系面临挑战前所未有,面对这种情况,苏联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人们提出了三点对策:发展打击压制对方ISR体系的技术,包括远程反辐射导弹和电子干扰技术;发展能够削弱低可探测性技术效果的高分辨率雷达;研制点防空系统,专司拦截敌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哈姆”反辐射导弹和战“斧巡航”导弹。经过一番努力,相关产品已经陆续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能够探测美国隐身飞机

4、和导弹的各种探测装置。  这些高性能探测装置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类:工作在VHF波段的探测雷达和本身不发射无线电波,完全依靠接收对方电磁辐射来定位目标的被动探测雷达。NNIIRT1L13“Nebo”SV雷达,天线尺寸巨大VHF波段雷达,一般工作波长选择在1-3米范围内。因其体积大,探测精度低,所以到冷战后期被认为没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苏联在冷战时期也仅仅研制过一种真正意义上的VHF波段雷达——NNIIRT1L13“Nebo”SV雷达,但很快就被其他类似产品取代,如著名的P-14“高王”和P-12/18“spoo

5、nrest”雷达。P-14“高王”雷达P-12/18“spoonrest”雷达VHF波段雷达的最大优点是探测距离远,但缺点也很明显:体积大、探测精度低且故障率高。就拿雷达部署来说,部署一台“spoonrest”雷达需要2小时,而部署一台“高王则需要”24-48小时,根源就是部署时必须安装巨大的主瓣天线。此外这种雷达目标大,容易被人发现;探测低空目标能力不好;易受外部电磁信号,如广播电视甚至手持无线电台信号干扰。上述三种雷达都不具备三坐标探测能力,所以需要额外部署一台S波段测高雷达来提供目标的高度信息。但到了冷战

6、末期,美国人研发的隐身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这对苏联构成极大威胁。除非在极近距离上,苏联部署的各种导弹制导雷达和新型探测搜索雷达都没法发现F-117A隐身战斗机。1991年海湾战争中F-117A战机无一伤亡,仅有的轻伤也是由大口径防空高炮弹片造成的。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当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到隐身战机的优异表现时,“沙漠风暴开场”的一场秘密行动却少有人关注。第一个发起攻击的不是F-117也不是战“斧”,而是由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MH-53“低空铺路者”组成的“诺曼底特遣队。”他们低空飞行深入伊科边境,摧毁

7、了部署在那里的P-18“spoonrest”、P-15“平脸”和P-15M“蹲眼”雷达。发起这场行动的原因历来讳莫如深,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雷达可能会发现F-117的行踪并向伊拉克防空系统报警。  这些雷达都是上世纪5、60年代产品,随着新型S波段雷达陆续装备部队,这些旧货被处理给第三世界国家。隐身技术的挑战使得大家重新燃起对VHF探测雷达的研制热情,大家纷纷尝试用新技术对其进行改进。SNR-125“低击”制导雷达引导发射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的SA-3导弹击落了F-117A真正的转机来自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8、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空袭行动中,美军仍旧投入了F-117A隐身战机打头阵,但结果却是折戟沉沙,一架F-117A隐身战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战斗中南联盟防空部队使用“SpoonRest”探测雷达发现目标;用SNR-125“低击”制导雷达锁定目标;最后发射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的SA-3导弹一举击落敌机。就这样,南联盟防空部队使用上世纪60年代技术摆平了美国最新技术研制的高技术兵器,打破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