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

ID:9372471

大小:150.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_第1页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_第2页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_第3页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噪声控制与室内音质设计聚茂声学小知识噪音控制一、环境噪声的危害噪声损害人的听觉器官、噪声引起多种疾病、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高声强的噪声可损坏建筑物。二、噪声评价指标A声级LA用于稳态噪声的测量。等效连续声级Leq用以测量起伏噪声(通常用来评价交通噪声)。累计分布声级LN用于对交通噪声和某些非稳态噪声的评价(如背景噪声L90,中值噪声L50,峰值噪声L10)。噪声评价曲线NR(噪声评价数NR等于1000Hz倍频带声压级)。语言干扰级SIL。三、噪声允许标准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企业按每天

2、工作8小时,允许噪声为85dB,不得高于90dB。住宅建筑卧室、书房允许噪声级不高于50dB(一、二级标准为40、45dB),起居室一、二级标准为45、50dB,夜间允许噪声级相应减小10dB。学校建筑中的一般教室的允许噪声级不高于50dB。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夜)限值:特殊安静区50(40)、居民区55(45)、商业区60(50)、工业区65(55)、交通干线70(55)。四、噪声控制措施噪声控制原则:①降低声源的噪声。改进设备,声源处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措施。②在噪声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源远离、城市防噪

3、规划与建筑平剖面设计、吸声减噪、隔声屏障、管道消声。③对声源接受者采取保护措施。佩带耳塞、减小暴露时间。城市噪声的控制:噪声管理和控制法规;从城市规划和总体布局方面控制人口和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进行交通道路控制,改善道路设施,限制车速和车辆。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道路分级,避免交通干道从居住区域穿过;道路两侧建筑防噪布局;居住区道路布局和设计有助于低车速和流量;高噪声场所应消声和隔声处理,并远离住宅房间;居住区与噪声干扰区设防护带;限制居住区附近的施工作业时间。总体平面布局及平剖面合理可降低15-24d

4、B,吸声降噪可降低6-10dB,构件隔声可降低10-50dB,消声处理可降低15-40dB,噪声通过开启的窗户传入室内后噪声级降低10dB。聚茂声学隔声,广泛应用于KTV、酒吧、展览馆、电影院、歌剧院、音乐厅、家庭影音等公共和私人场所。五、室内吸声减噪在室内界面上布置吸声材料或悬挂空间吸声体,使反射声减弱,从而降低接受处的噪音级,这种利用吸声原理降低噪声的方法就是吸声减噪。吸声减噪只能降低混响声能,对直达声无效。减噪量211212/lg10/lg10/lg10TTAALp六、隔声构件降噪隔声罩是用来隔绝机器设

5、备向外辐射的噪声。隔声罩由外壳内涂阻尼层,再覆盖强吸声材料制成,外壳应有足够的隔声量,隔声间是在强噪声环境内用于供工作人员操作和观察的小室。隔声间的墙体采用砖墙、混凝土预制板等,内表面铺设强吸声材料,悬吊空间吸声体,使用多层玻璃窗。隔声屏障用来遮挡声源和接受点之间的直达声。常用在街道两侧,在屏障后形成“声影区”,对刺耳的高频最为有效,低频声由于声绕射而效果不明显。隔声屏障的隔声效果与屏障的长度、高度、其自身的隔声量和吸声特性、噪声源的频谱特性和传播行程有关。降噪量一般为10-15dB,朝向声源的一侧铺设吸声材

6、料或者靠近声源安装隔声屏可提高减噪效果。七、管道消声气流噪声是气体在管道中流动形成湍流或在管道出口处高速喷射,导致管道振动而产生的。消声器的种类有阻性、抗性、阻抗复合性。阻性消声器是一种吸声性消声器,主要消除中高频噪音,如直管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与消声系数、消声器的有效长度、气流通道的有效断面周长呈正比,而与气流通道的断面面积成反比。抗性消声器利用管道的扩张、收缩、旁接共振腔,来消除中低频噪音。八、设备隔振机器设备(风机、水泵等)在运行时会由于振动而产生固体声,在振源和围护结构间应置减振装置(钢弹簧、橡胶、毛毡

7、、软木等)加以隔绝。减振系统的传递率与频率比f:f0和系统的阻尼比有关。提高减振效率就要降低减振系统的共振频率,即增加静态压缩量,可通过减小弹性系统的弹性系数或者增加系统的质量来得到。隔振器(或减振器)有三种类型;金属弹簧减振器(荷载及静态压缩量大但阻尼小,适用转速低于1500转/分的设备)、弹性材料减振器(橡胶减振器能隔绝高频振动,适用转速高于1500转/分的机器)、组合隔振装置和空气弹簧。室内音质设计音质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低噪音、足够响度、足够近次反射声、最佳混响、无声缺陷。音质设计任务归结为:容积的确定

8、、体形的设计、混响设计、电声系统配置等。一、音质评价标准主观评价标准:语言声要求具有合适的响度、高的清晰度和可懂度、频率不失真;音乐声要求具有适当的响度、高的明晰度、足够的丰满度、适当的亲切感、良好的空间感(即方向感和围绕感)、适当的平衡感(或色度),音色不失真。客观评价指标:声压级、混响时间RT和早期衰变时间EDT、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要求平直或低频略升,保证音色平衡不失真)、语言的清晰度和音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