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

ID:9372843

大小:85.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9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_第1页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_第2页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_第3页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第36期第3期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No.3,20092009年7月JournalofGuangdongInstituteofSocialismSerialNo.36国家凝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的探讨曾学龙(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广东广州510225)摘要:国家凝聚力是各民族、政党和公民为实现国家和自身的一致利益而形成的对国家的认同、归属与聚合的力量。国家凝聚力由国家的整体实力、政府的公信力、执政党的主导力、民族利益的聚合力等因素构成。从本质上看,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都是民族成员对国家的一种生存依托或依靠,是公民的家园意识上升为国家意

2、识的体现,但二者在内涵、性质、范围、职能及认同上存在差别,国家凝聚力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归宿和升华,而民族凝聚力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条件和途径。关键词:国家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构成要素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49(2009)03-0013-04国家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马进从民族学的角度把国家凝聚力定义为:力,研究国家凝聚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方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体现了国家对自己的主权与公民权利的保面:对国家和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护能力,体现

3、了政府与公民的亲和力,反映了国家和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认同,两者凝聚为对国[2]家对公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它又反家的归属感。映了人民对政府的认可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前院长小约瑟部民族聚合力的状况,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与夫·奈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力分成硬实力爆发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外,是一个国家地位和软实力两种。硬实力往往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的体现;对内,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再生能力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而软实力主要是指发展后劲的强弱。认识和强化国家凝聚力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凝聚力以及文化的影响力。在他看国家

4、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来,国家凝聚力就是软实力。即一个国家意识形是当我们主动地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努力提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升国际竞争力的时候,更显出其紧迫性和必要吸引力,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性。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3]的影响力。一、对国家凝聚力内涵的认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国家凝聚力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有关它所谓群体是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单的定义,目前可查阅的资料不多。如刘学谦认位、集体、阶级、民

5、族、国家等等。根据上述概为,所谓国家凝聚力,是指一个国家中不同民念,笔者把国家凝聚力定义为:各民族、政党和族、不同政党及人民群众在理想、目标、利益等公民为实现国家和自身的一致利益而形成的对国一致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吸引力、聚合力。显然,家的认同、归属与聚合的力量。表现在三个方这一定义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界定的。[1]面:对执政党与政府权威的认同,对国家和文化收稿日期:2009-06-19作者简介:曾学龙(1952-),男,江西樟树市人。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教授。14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中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国家执政理念与

6、大政力也越强。此外,政府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方针的认同,三者凝聚为对国家的归属感与忠诚必须亲民、合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度。念,满足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发展,才会有理解国家凝聚力要把握以下几点:充分的公信力。首先,国家凝聚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是一3、执政党的主导力。在现代社会,政府作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对外表现为一种国际事务用的发挥是通过执政党的政策来体现的,政府行中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具有为是否亲民、合法,是否有公信力,也是通过执重要的作用;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政党的作风体现出来的。特别是在我国,中国共神力

7、量,体现为国家的再生能力与发展后劲。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它的影响力成其次,国家凝聚力作为一种国家的影响力主为影响我国国家凝聚力形成的核心因素。执政党要体现为国家政权的公信力,实际是执政党与政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与大政方府的执政理念及其大政方针对民众的吸引与感针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对社会的主导力上,当执政召,最终体现为民众对执政党与政府权威的认党的执政理念与大政方针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同。满足人民的需要,且执政党的成员尤其是领导干再次,国家凝聚力作为民众对执政党与政府部的作风为人民满意时,就会体现为对执政党及权威的认同,主要是

8、执政党与政府的执政理念与其政府的高度信任,并聚合为强大的国家凝聚大政方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在国家力。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