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ID:937505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9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一、软件外包的内涵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为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将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开发。对接包国来说,软件外包是其软件出口的一部分。按业务领域来分,软件外包主要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两类。ITO主要包括编程、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BPO覆盖领域更广,同时业务层次也更高,除编程、测试等工作外,还涉及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框架设计等工作。因此,BPO比ITO对接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有更高的要求。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现状(一)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规模随着日本外包市场的扩大和对欧美外包市场的开拓,凭着自身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低成本优势以及各级政府对软件外包业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的软件外包市场规模正迅速扩大,在2001年时为1.8亿美元,到2006年时已达到14.3亿美元。(二)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市场分布9基于中日两国文化传统接近、留日的IT人脉网络、日本外包业务起步略晚欧美,业务层次较适合我国软件企业等原因,我国软件外包市场发包来源结构与全球外包市场发包结构极不相称:在2005年,占全球外包市

3、场发包额10%的日本,提供了我国软件外包行业收入的59.3%;而占全球外包市场发包额62%的欧美,提供了我国软件外包行业收入的22.5%。目前随着我国对欧美外包市场的重视,该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欧美区域的比重正呈上升之势。(三)我国软件外包的接包渠道目前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获取项目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国国内的离岸开发中心接包;二是直接和国外发包商或国外上游接包商发包、分包或转包;三是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取得项目。在欧美市场,由于处于开拓阶段,当前我国软件企业直接在美国市场“

4、打单”的企业很少,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借助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合作取得项目。在日本市场,已有近十年的业务经验,一些骨干企业已逐步与日本的总承包商一起面对用户,总体来说,以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为主。(四)我国软件外包的主要接包企业和区域9在我国软件外包行业,目前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辉软件、大连华信、中国软件、博彦、文思创新等,其中东软集团在2006年以1.01亿美元的外包收入、61.1%的增长率、7.1%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榜首。国内软件外包市场地域分布比较集中,据易观国际统计数据,200

5、6年华北、东北、华东地区所占市场份额超过2/3,而华南、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不及1/3。并且主要集中在北京、大连、上海等城市,其中北京2006年软件外包收入达3.56亿美元而居全国首位。(五)我国软件外包的业务层次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难以支持长期的项目、难以涉及高端业务领域、难以承接软件大单,因而主要从事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外包业务。即集中在以编码、测试为主要业务的ITO领域,虽然BPO的市场机会在逐渐增多,附加值更高,但受承接能力所限,BPO业务比重不大。即使有的企业涉及BPO领域

6、,也只是在从事数据录入、账单处理、数据扫描等低端业务。在软件外包国际分工方面,我国还是处于下游地位。三、制约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的因素(一)企业规模偏小软件产业是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它不能像传统制造业一样通过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就能使个人产出大大提高,要完成一定的软件订单,须有一定数量的软件工程师。但是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偏小。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欧美企业喜欢将整个项目外包,我们的小企业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二)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9软件外包是围绕着人力资源而展开的

7、,人力资源是第一要素。到2006年底,我国软件行业从业人员已达129万人,人才总量增长较快,但结构依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软件人才结构一直呈现“橄榄状”,既懂发包方语言又有咨询、业务流程设计和管理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还有能熟练编程的基础程序员也很缺乏。很多企业因为人才不足,好多单子都不敢接。(三)企业资质总体水平较低国际发包方在发包时,首先要考察接包企业是否通过了国际认可的CMM3/CMMI3级以上的认证。如果通过,该企业与其他软件外包企业相比,在订单取得方面将拥有较大的优势;如果没有达到,基本上就

8、失去了市场准入的机会。截至2006年底,我国有12400家从事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企业,只有30多家软件企业获得了CMM5(含CMM15)级别评估。而印度从事软件开发和服务的企业大约有10000家,其中有上百家企业通过了CMM5认证,占全球通过CMM5认证的软件企业总数的60%~70%。显然,我国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的资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四)企业接单能力、渠道有限9首先,由于我国软件外包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