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与中国外交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

ID:9377652

大小:1.5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29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_第1页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_第2页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_第3页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_第4页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实力与中国外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软实力与中国外交□文/罗建波40中国软实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所大学在教授中文,海外学习汉语的总人数超过4000万;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热捧,中国智慧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全面融入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进一步树立。2004年5月,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雷默(JoshuaCooperRamo)率先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并将之与“华盛顿共识”相提并论。他说:中国“以惊人的榜样力量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国影响作为显示实力的主要手段。”此后,中国

2、发展模式开始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软实力及其可能引发的国际权力转移开始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及时分析中国软实力现状并据此拟订适时的外交政策,对于中国顺利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软实力对于中国崛起的意义中国传统战略思维早已论及国力构成及非物质力量要素。儒家对“仁政”和“王道”的倡导,对“贵和慎战”思想的阐释,把道德伦理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兵家之集大成者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战略理论,据此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著名军事论断

3、,从而把战争中的非物质因素提高到了大战略的高度。现代国际政治学发轫于西方,相关学者早就强调了软实力的价值,如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就阐释了道德在国家力量构成及国际政治较量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国力的划时代标志,首推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他在1980年系统提出了综合国力的概念:综合国力=(资源力+经济力+军事力)×(战略意图+战略意志)。这一方程值得称道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它把国力明确分为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两大类,并使国力概念真正超越了军事力量的范畴;二是非常简明而深刻地指出了各力量要素之间的内

4、在关系,综合国力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乘积而非简单的加减关系,任何一方等于零,综合国力都是零。在克莱因方程提出以后,国内外研究综合国力渐成热潮,除军事力和经济力以外的其他力量形态日益受到重视。1999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这位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率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说:“软实力是通过吸引力而非高压统治在国际事务中达到所要结果的能力。他通过说服别人追随自己,或是别人同意自己的规范和制度,并以此方式来使别人产生自己所想要的行为。软实力在于使别人被某种观念吸引或者能够决定别人喜好的能力。”①软实

5、力主要来自于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有其独特性。从作用方式看,软实力通过文化和①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41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而不是军事制裁和经济诱压起作用。从作用结果看,软实力能够导致他国的主动效仿和诚心追随。它可以通过文化渗透和外交吸引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的思想和观念,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果一国拥有强大的软实力,它可以从软实力的效果中受益而无须付出高昂的军事和经济代价。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

6、的一段话对我们理解软实力的作用似乎不无启发。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老子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约瑟夫·奈在阐述软实力资源如何对国家实力和国家竞争发生作用时指出:“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使其权力在别国看来是合法的,那么它在实现自己意志的时候就会较少受到抵抗。如果它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具有吸引力,那么别的国家就会更愿意效仿。如果它能建立起与其社会相一致的国际规范,那么它需要改变自己的可能性就会很小。如

7、果它能够帮助支持那些鼓励其他国家按照主导国家所喜欢的方式采取或者限制自己行为之制度,那么它在讨价还价的情势中就可能没有必要过多地行使代价高昂的强制权力或者硬权力。”我们换句话说,一个国家文化的普世性和它建立国际游戏规则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权力源泉。借用软实力的概念,可以尝试分析世界500年以来霸权国家主要权力变化趋势:表1主要国家及其实力资源(1500-2000年)时期国家主要资源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地、雇佣军、王朝纽带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软实力)19世

8、纪英国工业、金融和信贷、海军、岛屿位置(易于防守)、政治凝聚力、自由准则(软实力)、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先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盟国、普及的文化和自由的国际机制(软实力)21世纪美国技术领先地位、军事和经济规模、跨国通讯的中心、软实力从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来看,历史上霸权国家的霸主地位通常是由硬权力和软权力共同造就的。那些成功地维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