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ID:9377695

大小: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29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_第1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_第2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_第3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_第4页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摘要:银行业是金融行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各种危机和挑战。据此,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入手,简要的分析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危机,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关键词:银行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未来趋势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021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1.1银行业发展的收入情况2014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环境聚变,传

2、统银行业务受到了猛烈冲击:银行业资产和利润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将调整为中高速增长。2014年银行业贷款增速已降至13.5%,比前5年平均增速下降了6.5个百分比;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7%比前5年平均下降了一半多,很明显的看出,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较以往有很大下降,其以前的优势地位正在减弱,失去了以往在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性作用,其收入的锐减还会导致各种负面性作用,银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以往的银行“水涨船高”的便利条件已经成为过去式面对严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之后的发展之路必然遇到层层阻力,面对今后的利率市场

3、化和民营银行的竞争,银行业盈利水平将更加受到打压。今后的银行业发展之路必然如履薄冰1.2银行业人员素质情况我国的许多服务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方面服务能力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对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却很低的矛盾局面,而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有比较突出的代表性。究其原因,员工素质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主要制约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良贷款已占全部贷款的26.62%,已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表现在人力资源和人才素质方面,人员质量结构存在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首先,目前我国银行业人员整体素质比

4、较低下,低素质员工难以流出,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现行体制造成的,人员结构过死,流动性较低。而且,现行的银行进入门槛较高,很多发展型,能力型人才首先就被拒之门外,而有些没有能力的“关系户”或者理论水平较高却不注重实际水平的“学术派”却充斥在银行业阻碍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银行业中经过银行重点培养的人才在面临现在银行业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很多都选择去证券业,保险业发展总的来说,目前的银行业面临着低素质的人才难以流出,高素质人才的大量流失的问题,在目前银行“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业缺少国际化,专业化人才的情况

5、下,其发展趋势堪忧1.3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构成情况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主要由五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贷款垫款利息收入,其在总利息收入中占71.16%;其次是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其部分占比18.19%;再次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此部分占比5.79%;最后是同业拆借利息收入,此部分占比仅为3.18%总的分析,在我国银行业中传统的借贷业务占银行业总利息收入的很大部分,换句话说我国银行业比较依赖传统业务,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金融创新的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发达混业经营。而

6、我国还着重在借贷业务中的利息差,在当今多种理财产品的出现,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必然大受打击,为保持利润而提高的贷款利率也不利于国家其他企业稳步发展2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2.1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银行业来说,“旧常态”的银行业代表着各种守旧,弊端。而“新常态”代表着高效率,高成就,新的经营和运营模式,克服旧模式上的种种

7、弊端,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银行业营运结构简单,盈利渠道单一依靠借贷业务,在放贷业务中贷款多流向粗放型发企业,创新性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很难筹到融资,而且银行本身的业务渠道简单,技术性、创新性能力不足,这都是“旧常态”的体现。以往的银行业在“旧常态”状态下的改革更多的内部的优化,整改。在目前“经济新常态”的大潮流下,银行业的整改必然会在体制上加以整顿,着重加强创新性,技术性,提供更多的中间业务提升盈利能力,在“新常态”下重新注入新的活力2.2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供求双

8、方自主确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利率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是开放利率管制,最终形成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对货币的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体制和机制,使利率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准确价格信号,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2015年10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限额,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的根据市场水平调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